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珠心算计算教学内容安排建议
(2009-08-20 23:00:27)
标签:
数学珠心算内容安排建议教育 |
分类: 珠心算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珠心算计算教学内容安排建议
一、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内容、重难点
二、教材处理及教学具体措施:
1、基本以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上册的计算内容,结合珠心算教学特点在编排上进行适当调整。“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分“4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5的认识和加减法”“6~9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五个部分。这种小步子分段安排,有利于珠心算教学和珠心算训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由“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改为“几加9,几加8,几加7,几加6”,便于珠算教学中减补数时从小到大,由易到难进行教学。这种安排符合珠心算教学的特点。
2、从第一册开始引进珠算,结合认数进行拨珠、想珠训练;结合拨珠、想珠进行读写训练;结合计算进行珠心算训练。根据口算、笔算和珠算的内在联系,以珠算为基础,建立珠象为中介,实现珠心算为目标,突出了珠心算教学为计算教学的主线,便于学生提前进入珠心算训练,力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突出重点,切实打好基础。注意加强10以内的直加直减,满五加和破五减,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教学。直加直减中,突出形成“加看外珠,够加直加”“减看内珠,够减直减”的计算规律;在满五加和破五减中,突出“下加不够,加五减凑”“下减不够,加凑减五”的计算规律;在进位加和退位减中,突出“本加满十,减补进一”“本减不够,退一加补”的计算规律。
4、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珠心算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操作的训练,强化基本训练和形成心智技能(内化)。注重操作记忆、数珠互译、算法表述等训练。形成内化时,突出实拨,空拨和想拨,注意描述拨珠过程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有效地形成较熟练的珠心算能力。
5、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6、节省计算时间,做好其它内容的教学。
三、珠心算计算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初步认识学习珠心算的意义,掌握拨珠和握笔方法、打算盘的姿势及常规要求。
2、认识10以内的数,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理解凑数和补数的含义,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3、通过直观,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借助算盘认识个位和十位,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正确地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能在脑子里呈现出20以内数的盘式图形象。根据听或看数,一次能记住20以内的一、二位数,并掌握20以内数。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会正确地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渗透对应思想。
4、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和珠心算,能正确地进行3~5个1——10各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珠心算练习。
5、通过生动有趣的珠心算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做题、书写整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计算内容整合安排:(根据珠心算教学特点,整合课本计算内容,略高于课本;并将其它有关内容穿插其中教学。)
(简)
序号 |
内容 |
序号 |
内容 |
1 |
1、2、3、4的认识及加减 |
18 |
几加9的进位加法 |
2 |
0的认识和有关的计算 |
19 |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
3 |
比较物体个数的多少 |
20 |
几加8的进位加法 |
4 |
5的认识、加减 |
21 |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
5 |
6、7、8、9的认识 |
22 |
几加7的进位加法 |
6 |
直加直减 |
23 |
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
7 |
满五加、破五减 |
24 |
几加6的进位加法 |
8 |
10的认识、加减 |
25 |
十几减6的退位减法 |
9 |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
26 |
几加5、4、3、2、1的进位加法 |
10 |
11—20各数的认识 |
27 |
十几减5、4、3、2、1的退位减法 |
11 |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
28 |
图文结合加减应用题 |
(详)
序号 |
内容 |
序号 |
内容 |
1 |
1、2的认识 |
18 |
10的减法 |
2 |
3、4的认识 |
19 |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
3 |
得数是2、3、4的加法 |
20 |
11—20各数的认识 |
4 |
2、3、4减几 |
21 |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
5 |
0的认识和有关的计算 |
22 |
几加9的进位加法 |
6 |
比较物体个数的多少 |
23 |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
7 |
5的认识 |
24 |
几加8的进位加法 |
8 |
5的加法 |
25 |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
9 |
5的减法 |
26 |
几加7的进位加法 |
10 |
6、7的认识 |
27 |
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
11 |
8、9的认识 |
28 |
表格式加减应用题 |
12 |
直加直减 |
29 |
图文结合加减应用题 |
13 |
满五加(一、二) |
30 |
几加6的进位加法 |
14 |
破五减(一、二) |
31 |
十几减6的退位减法 |
15 |
满五加 |
32 |
几加5、4、3、2、1的进位加法 |
16 |
10的认识 |
33 |
十几减5、4、3、2、1的退位减法 |
17 |
10的加法 |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