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旭桐:瞎琢磨(4)

(2018-12-15 08:47:01)

一、              时常的瞎琢磨,艺术这事儿,也是挺怪的。本来模样挺好的,非要出怪样,这样才能行其道,越怪路越宽。可是你要真的把这“怪”当回事吧,又不是那么回事了。

时间长了,似乎明白了,你越把艺术当事儿,非要拧着劲儿变着法儿的把这个“怪”,怪出独行五百年无人伴行,艺术也就像长了脾气,抽身而去。你越当事儿,离的也就越快。反而,你不把“怪”当事儿,把自己当个事儿。看着自己,善待自己,由着自己的那点儿自信劲,艺术反而会朝你走来。

艺术,天生就是一副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的样子,喜欢不喜欢的,你得接受,别无解法。

二、              时常的瞎琢磨,持续做一件事,可以称为工作。持续的表现一件事呢?也许可以称为艺术。

“也许”这个状态很重要。在完成和表现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游离。你做不了它们之间的切割,划不出那一条分界线,便是一种纠结。

三、              时常的瞎琢磨,什么样的传统都是守不住的,不往前走,时间就会消磨它,直至连一丝影子都给你剩不下为止。

围绕着传统呐喊的,不见得了解传统背后的那个支点,围绕着当代,呐喊着当代的,也许正是从骨子里敬畏传统的人。他们用极限的意识,让传统映照出了已远去的和眼前的时光,成了传统的一部分。

多像一汪活水注入河溪,有源,有流,有岸,有方向,渗透于物,声息律韵且净洁。

四、              时常的瞎琢磨,在熟悉的某个角落,早早的就有一寻常物存在了那里,因为熟悉也就视而不见,也就似从来没有见过一般,更别说花些时间,认真看看,好好认识了。

忽一日,不知何故看到了,觉出了异样的美,异样的惊奇后的瞬间,有了一种异样的想象。不过,熟悉中的陌生感,比照出来了自己经验中的局限,也局限了表述的方式,不知如何的使用哪个词句,才能讲的清楚,才能传递的准确。艺术中的那个所谓的形式,也许正是如此,在熟悉的事物中发现了不曾注意东西,进而找到了一种语言。

当这个语言突破了惯性,突破了交流和表述上的障碍,艺术也就有了存在的基础和理由。

五、              一杯沸水,放上些许的花茶,即刻水有了颜色,水有了滋味。忽的想到,把这花茶固定在不太大的圆的或方的或不定形的玻璃中,重复它,做上百个、千个,尽可能的多些。放在地上,嵌在墙上,悬在空中,让它充满空间。透明的视觉记忆,触发了味觉,有了无味的味道。艺术,其实不过如此。把生活的瞬间,联想的瞬间,借用一种手段,一种形式把它固定在那儿。

像是一个引子,通向莫明的一种“味道”。

执杯望水,瞎琢磨而已。

http://s12/mw690/001KO54Izy7pYQcucpZ4b&690
方与圆 纸本水墨 68x135厘米 1986年 田旭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