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家拿出时间看你的画欣赏你的画,甚或拿出真金白银来买你的画,必有原因。有人把这原因对你讲出来了,是交流是信任,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审美意趣,把自己的愿景放了进去。这愿景不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上的,哪怕仅仅是为了对今后能够带来的对升值空间的企望,都是道理。所有这些画外意也是艺术之为艺术,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生存空间。
人讲话,咱听着,讲的认真,听的认真,是对人对艺术的尊重。也许听的懂,也许听不懂,也许说的话与咱这画压根儿沾不上边儿,也要听着,倾听不只是智慧,也是修养。自己的话少说三分为好,评价自己画的一话则以侧耳多听三分为妙。这些从别人嘴里讲出来的东西,也许正是画外意画外音,是那看不见头尾的意境之外意境。別总想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证明自己这画的高超与价值,说多了,说不清楚是必然。而且很容易落在古人讲的那个又卖矛又卖盾,用自己的矛胜自己的盾,用自己的盾胜自己的矛的自相矛盾的圈圈里。人们说出来的那些能够放的到画面背后的释解,吸引人的内容,你自己得到的往往就是画画时忽略了的,如此的讲不明白后的明白。
艺无止境,艺有止语,少说多听,才好。
二、
旅游和度假似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回事。一回事吧,都是在外看景赏景,品尝当地的美食。不是一回事吧,一个是向外行,不停的走,不停的拍照留念,不停的到此一游。另一个呢,是向内求,找一个地方,放上一个理由,让自己慢下来停下来,安心一处。其实,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收藏与此并无二样,一种是向外的,一种是向内的。向外吧,以价格为标杆,想着法儿的让别人知道自己买了件多么多么贵的作品,让艺术镶着金边银边,再镀着金,往四周散着光芒。向内的吧,爱好第一,意趣第一,审美为标杆。让艺术顺着自己的眼光,人看出了艺术品质,作品看着人,看出了品味。与内心的对话,借物寓意,借意境显境界,带着里里外外的透彻。
三、
绘画的基础再好技法再熟练,一落笔一出手,让人家的注意力立马就全集中在这上面了,你的艺术自然的也就退了一个层次。在艺术上最不能拿出来显摆的,总是缠着你让你念念不忘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基础,所谓的技法了。地基打的再深再结实,终究要盖房子。盖什么样的房子,打什么样的地基,这活儿不能反着来。你看故宫的太和殿,那是多大体量的建筑,可它的地基不往下挖沟槽,就是平地码条石。基础与建筑成为了互让互为的一体,就是八级地震它也不走样。瓦工活木工活,各式的手艺也是用对了地方,才是。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过只磨刀不砍柴,一心的只想让人看这刀真亮真快,也不是啥正事。想到了任正非说的一段话:不能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任何的投资,有没有价值,取决于地里种出了什么。不种地,再好的锄头,再精致的锄头也毫无价值。
http://s2/mw690/001KO54Izy7fVxLpbUJb1&690
向阳花 布面油画 80x80厘米x5幅
2014年 田旭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