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桐:旭桐有画说话(8)

画画这事吧,早年间一直纠结于——画是要画的写实还是要画的抽象,画的俗一点还是雅一点儿。翻看杂志,看画展,看有关艺术的大事小事儿,也是特别的关注那些卖的好卖的贵的画,纠结于怎么看也看不出哪些地方画的好却卖的贵,而一眼就看出来了画的特棒,在美术史上总该占有一席之地的画却无人问津,地摊价也卖不出去的。当然还纠结于风格、观念、哲学、思想,纠结于借鉴与抄袭的界定,纠结于传承与创新的尺度,如何的才能将这些把握到位。当然,时不常的还会用外国的梵高、高更、莫迪里阿尼、米勒……,中国的八大、徐渭、陈子庄、石鲁……激励一下自己,减轻那纠结的烦闷。
有纠结,也就是在辨别和选择。纠结是一种值得欣慰的状态。往大了想,它是一种思考,这样的思考不是数学几何论证般的求解求答案。往小一点儿想,似是把自己对艺术的探求模式和方法,放在了岔路口,静静的放着。并非奢侈的企图等待一阵风来,把它吹到了哪个方向。或是忽然间出现了一股神一样的力量推动了自己。就是停下来,张望后的小心试步,用时间往前挪行。具体一些,就拿处理画面的“技术”来说,几乎所有的学习画画的人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真实的再现眼前所见之物上了。看到了细密的精微的写实绘画,尤其是那种写实的不知道人家是使用什么样的技法画出来的时候,一定会,一是,觉得人家这手法真是高妙,自己怎么就掌握不了呢?二是会找各种借口,这种写实也没有什么好的,好到自己必须要达到如此的效果。如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足以让“写实”失语,摄影、摄像、三维影像,瞬间秒杀,多快好省的全给解决了;看到了表现意味的,抽象的,“反技术”的,又会从心底里冒出一个想法:艺也求技,小孩子的胡涂乱抹,也比这样的画画的好。
其实,所有的纠结,只要认准了角度,沿着一条路持继的前行,无疑,就是目标。这个过程会演化为经历,经历会演化成故事,故事会填充所画所叙述所表现的“内容”,并使内容依附于形式,驱动着形式丰满丰硕带了些感人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潜在的似是而非的,它的真实足以让画面呈现出来,一个画家内求的精神。
http://s16/mw690/001KO54Izy7aLmD7Ux91f&690
水满鱼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