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高的耳朵

(2009-09-14 14:20:47)
标签:

文化

    艺术史上说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成就了一件人人传言的艺坛美事,人言之听之,饭后闲谈,为艺术加上了点佐料。后又听说,高更才是割耳的元凶,为了避免法律的制裁,跑到了塔希蒂岛,一个十足的混世恶人,成为了历史上绕不过去的大师。塞尚同样也是一个令人避之不及的怪人,在他的屋里养了一只大鹦鹉,这只大鸟逢人便叫“塞尚是个大画家!塞尚是个大画家!”塞尚指着鸟儿笑者说“我的艺术批评家”。还有刘海粟,在徐悲鸿眼中就是一个大汉奸,办的上海美专也就是一个“野鸡”学校。然而在美专的学生册上却有徐悲鸿的名字,艺术史上还有许多传言的、误读的相佐之事。黄宾虹,大师级的学者画家,所用皴擦积墨之法,后人学之甚多,分流、分派,发扬光大,庞乱纷杂。然而近见报上文章说,黄宾虹所形成的风格样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白内障,眼花手抖之至。杂谈之事不知听谁,不知信谁。

    画画之人,没有不读美术史的,总是希望上知三百年,三千年,五千年。从中窥见未来的脉络,求得一个先知先觉,免得总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然而,更多的是误读历史,被历史误读。误读,变成了一种快乐,一种学问,人物鲜活起来,名作才有了被误看后的趣味,艺术是才不枯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摩尔的柜子
后一篇:种瓜不得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