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备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创业者

(2020-02-14 18:58:30)
分类: 魏晋南北朝时代历史变迁

在我心中,刘备是最伟大的创业者。刘备的事业是艰难的,他的成名之路不同于王朝末年农民起义摧枯拉朽的时代。他起步时,豪门大族还拥有绝对的统治力。他的对手从董卓一直到曹丕、孙权。他见证了太多人的陨落,他也时刻面临退场的危险,但他从未放弃兴复汉室的夙愿。奋斗了将近四十年,终于登上了最崇高的宝座。这份毅力决心非常人所能及。

家族是那个时代力量的保证。曹操、孙权的成功离不开各自家族人才的鼎盛。翻看《三国志》我们就能明白,这两家的宗族算得上全明星阵容了。而刘备出自寒门,既没有钱,也缺少血缘至亲。他只能靠他的恢宏大度去结交各路英豪,他走出了一条特立独行之路。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上演无数厮杀。很多人也在解析袁氏兄弟的失败经。在我看来,袁氏兄弟失败的最大缘由在于袁绍、袁术的私心。这使得二袁用起兵董卓的方式断送了庞大的袁氏家族。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虽然袁绍占据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但其实真正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当地大族。袁绍也不得不与审配等地方实力派合作。这样的政权结构使得他们是利益结盟,缺少远见。袁绍拒绝了田丰稳步发展,伺机出动的正确主张,轻易进行了官渡决战,最后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对于东汉来说,刘秀打天下的中坚力量是河南、河北两地的豪族。官渡之战也可看做荀彧、郭嘉为代表的河南势力支持的曹操与审配、沮授为代表的河北势力支持的袁绍的决战。底蕴更加深厚的河南势力取得了最终胜利。曹操也拥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刘备在袁绍、曹操之间左右逢源,但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中原地区最重视门第和实力,刘备一个也不具备。只能用皇叔的身份招摇撞骗。但真正的人才没有随他而去,只有大商人糜竺对他深信不疑。只有到了荆湘地区,刘备才能如鱼得水。这一地区是没落家族人才的根据地。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这蜀汉四相出自这一地区。诸葛亮的隆中对更是把这一地区提高到战略全局的高度。属于刘备的机会到来了。

曹操经历了天堂与地狱这样的过山车。曹操赢了袁绍,却失去了荀彧。官渡之战后,荀彧为首的河南势力与崔琰为代表的河北势力合流了。他们在维护正统的名义下,支持立曹丕为继承人。曹操只能依靠军事胜利来抵御豪门大族的抢班夺权。曹操在仓促之间进行了赤壁决战。周瑜的分析是确实的。曹操虽然兵力雄厚,但他的战场宽度过大,把他的兵力稀释了。再加上曹操兵马不善水战,以及瘟疫来袭,曹操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果曹操不是全面进攻,而是对孙权采取守势,全力进攻刘备的话,历史或将重新改写。

刘备真的抓住了属于他的机会。并因势利导一举拿下汉中,使他的事业达于鼎盛。我认为曹操退出汉中是明智之举。太长时间停留汉中,虽然能够保存直捣成都的希望,但也面临巨大的风险。此时的曹操输不起了,及时退出才是全胜之道。福兮祸所依,刘备拿下了汉中,也使得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心更加的不明确。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刘备应该确立一个中心,那就是荆湘地区,在此地应该进行战略攻势。刘备应该亲自坐镇,并加强此地的物质力量。而成都地区则是战略大后方,应该进行战略守势,没有特殊情况,绝不主动出击。刘备做关羽后盾,关羽主动出击,逐鹿中原才有一丝可能。

刘备集团缺乏真正的战略人才。刘备在军事上是优秀的,但绝不是卓越的,他离曹操还有较大的差距。最终,无可奈何花落去,随着关羽走了麦城,刘备的事业也渐渐走到了尽头。夷陵之战是刘备晚年的奋力一搏,唯有如此,才能保留蜀汉政权的一丝希望。但这其实是蚍蜉撼树,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出发,刘备的冒险没有胜算。所以,一生用兵的刘备在此战屡次兵行险着。引诱年轻的陆逊上当,何曾想在防守能力上陆氏家族的人是独一档的,这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印证。刘备最终失败了,蜀汉政权在那时起就面临着死亡。

纵观刘备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他的路很难,他真正实现了布衣天子的道路。他不像刘邦、朱元璋能够一步登天。因为他手下没有韩信、徐达。他还遇到了盖世无双的曹操。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他从来没有放弃。人到中年看到肚子上的赘肉,他还悲从中来,决心继续奋斗。

 

但三国鼎立最终拼的还是人才。寒族在三国时代还没有能力真正搅动风云。拥有更多传承的晋与吴走到了最后。但披着皇叔外衣的刘备是个了不起的存在,他为寒门在南北朝时代进一步的崛起打开了方向。最终向着五代十国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继续迈进。从坚忍不拔的程度上看,或许后世只有孙中山能够和他相媲美吧。但他们的后来人都不好,刘阿斗与汪精卫都成了投降派。这或许是历史的吊诡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