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不一样,农民的农具有些区别,丽水莲都和缙云相隔,缙云靠近永康的乡村在用独轮车,莲都却没有看到;莲都的草削耙和缙云就不一样,莲都的前面是呈弧线形,缙云的前面是平的。
在前一期关于莲都农具的时候,蓝色高地
任老师建议,用黑白照片来表现,会显古朴有沉淀感,效果会更佳!博客内容为走乡村的一些资料记录,作为本人的资料室,也就没用对照片作任何处理了。还是要非常感谢任老师的建议,还有一直来对我的鼓励。谢谢!
快五一了,祝农民朋友节日快乐,今年有个好收成!

老鹰掌
麻子松,今年49岁,钉在树上的是老鹰掌。麻师傅是缙云长坑人,到莲都双黄杉树坑来运木材。麻师傅站在车背上,下面递上去的树木,麻师傅用老鹰掌钉住,然后往上拉。麻师傅介绍说,以前树木都是发大水的时候,往溪里放,称放木,到岸的时候,用老鹰掌钉住,然后往岸边拉,柄比现在的要长,有3-4米,竹子或者木头的柄。(地点莲都双黄杉树坑
2010.4.24 上午)

担冲
周烈银老伯,今年78岁,肩上的是担冲,左手拿的是帮拄,担冲和帮拄是缙云方言。担冲头上挂着的是棕索。周老伯准备上山。砍好柴,用棕索捆好,然后用担冲穿过,一边一捆。起来,累了,用帮拄拄在担冲下休息一下。(地点:缙云东渡底处村
2010.4.18 下午)
竹扛
李国贞,68岁,他肩上的是竹扛。敲竹扛,抬竹扛俗语与李师傅的肩上的竹杠有关。用竹扛抬东西,需要两个人,一前一后。做竹扛,要选有年份的毛竹,韧性好,能承重。(地点缙云新建溪岩下
2010.4.24 下午)

四齿耙
陶瑞贤,64岁,陶师傅肩上的是四齿耙。四齿耙也叫耙耨,主要用于糊田岸,还有就是猪栏,牛栏拉要清理时候,耙猪牛粪用的。(地点
缙云新建 葛湖 2010.4.24)
喷雾器
陶树钦 74岁,陶老伯肩上的草削耙后面挑的是喷雾器,前面是一个塑料水桶。刚从麦田里回来,陶师傅家的喷雾器是浙江瓯海牌子的,已经有26个年头了。(地点
缙云新建 葛湖 2010.4.24)
松毛耙
陶南钦,76岁,左手握着的是松毛耙。一根木柄,加头上竹子做的弯钩,就是松毛耙。到松树林里去,用松毛耙把地上的松树毛耙在一起,用畚箕挑回来,晒好后,就是点火的好材料。(地点: 缙云新建
葛湖 村2010.4.24)

草削耙
刘理钟 67岁,大中午的去田地里摘豆荚。刘师傅肩上的是草削耙,锄草用。
(地点:缙云东渡镇 石松村 2010.4.24)

泮滴
黄子岳,
84岁,黄老伯前面的是泮滴,泮滴是缙云话。老伯说,今年的倒春寒,油菜、麦、蚕豆、佛豆,还有树头果子,都冻损嘛。边上的村民补充说,农民旧年想今年好,今年想明年好,哎!黄老伯去给小麦喷农药,泮滴是拿来舀水用的。泮滴和泮桶是配对,用泮桶挑人的粪便,然后用泮滴浇到地里去,给农作物施肥。
(地点 缙云新建 溪岩下 2010.4.24 下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