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早起,继续往里东方向,想再去新建双港桥那边看看。过柴弄口,枫树圩,之后太平,接着是雅溪,一路上没有什么农活让我停留。继续往前,想起里东村卖豆腐的李阿姨,上次去的时候,已经8点多,李美花阿姨的豆腐摊上只剩下两三块豆腐,马上要收摊了,没有拍,跟她聊了一下。李阿姨今年68岁,老伴池达平,今年70岁。从他们家盖新房子那年,开始做豆腐卖,已经有二十七八年了。李阿姨家的豆腐都是用盐卤,味道纯,斤头足,里东附近的村庄都到这里来买豆腐,生意越来越好。连丽水城里,有些人也慕名过来,要买李阿姨的豆腐。李阿姨跟我说,刚开始,磨豆腐是用石磨,之后量越来越大,改成机器,到现在机器也用了2台了。最多的时候,一个过年,做了26版,没得睡觉。
我7点多到那边的时候,李阿姨正和邻居们聊天,休息一下。李阿姨跟我说,早上已经卖了2版的豆腐,今天是清明节,等一下还有一版。前两天,大家都要做清明点心,昨天卖了5版,前天6版。一下子就卖完了,还不够。

豆腐每斤一块三毛,用黄豆换,每斤黄豆换两斤水豆腐。我去的时候,边上的水泥板上已经放了一袋袋黄豆,李阿姨说,已经拿了很多进去了。
李阿姨正在称邻居家拿来的黄豆,边上的阿姨跟李阿姨说,上次还剩一点,今天和起来是?

前面毛茸茸的小黄狗,已经有十五六岁了,平时不好动,大都呆在李阿姨的豆腐摊边上。李阿姨的邻居告诉我,狗一般的寿命也就10来年,这天狗算长命了。

李阿姨和老伴把今天的最后一版豆腐抬过来,一前一后,配合默契,他们一起已经抬了二十多年了。每版水豆腐140斤上下。
李阿姨把上面的豆腐袋掀起,然后把外面的木框拿到边上去。拿起划豆腐的刀片,按照人家要求的重量,下手,还是很准的。然后,右手拉起豆腐袋,用左手放到豆腐袋下面托起,右手接过来,转到左手,邻居撑开塑料袋,装进去,挂在秤钩上。


一称,2斤2两,邻居说,又多了。李阿姨笑着说,没事的。李阿姨的豆腐摊在里东村中间的一小桥头上,边上放了几块水泥板,大伙儿可以坐在那里聊聊家常。李阿姨人大方,零头上总是少收,笑脸也好,大伙都是变成老朋友了。


一邻居拿起这个钱,问李阿姨,是不是还可以用,上次在祠堂边上的小店里买东西,店家说,这个不好用了。




对面一阿姨远远地问,还有吗,李阿姨答,点点天,这点给你,我自己一点没有了。李阿姨跟我说,今天是清明节,很多人家里要做羹饭,纪念祖宗,需要豆腐。第三版豆腐已经卖完,我说很快啊。李阿姨笑着说,车子还没有上来,3版还不够,每人分一点。中巴车一般8.30到里东,李阿姨不看表,看到车,就知道几点了。
李阿姨收起摊,先把篮子拎回家,接着拿出来一个蛇壳袋,把水泥板上的黄豆一袋袋装进去,她边装边说,本来今天做5版,也能卖掉,就是太辛苦了。

李阿姨豆腐摊前的清澈小溪,溪里3只自由自在的鸭子。
拍摄时间 2010年4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