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2,76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年07月25日

(2025-07-25 14:55:41)
标签:

爱情

情感

婚恋

圆成心理咨询

成向东

青年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看成是以浪漫型爱情为一端,以现实型爱情为另一端的一个连续体。如果没有充分理解这一过程,当浪漫逐渐向现实靠拢时,心理的落差也会油然而生。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落差,是因为我们对爱情的认知始终停留在初识的那一端,即只有浪漫的爱情才是爱情,而不了解爱情的另一种进化形式。
浪漫爱-是一种源于激情的爱,通常出现在相爱的初始阶段,是一种非理性的爱,常在爱情生活的延伸中,逐渐消退。
热恋中的双方,通常充满着爱的激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全身心地渴念思恋着对方,周围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他们只想和自己所爱的人分享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他们远离现实,生活此时对于他们并不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存在,他们的爱仿佛一个充满美丽诱惑的玫瑰色的梦。这种类型的爱被家庭社会学家称作“浪漫爱”,这一时期的爱情,常常是非理智、不顾后果的,所谓的“海誓山盟”也往往发生在这一阶段。
然而,在感情生活慢慢延伸的过程中,激情往往会逐渐消退,此刻会滋生出一种充满血肉相连之情的爱,这种爱是爱情的内化和深化,这时的“浪漫爱”就会转化为平凡却深厚的“生活爱”。
生活爱是一种成熟的爱,它由相濡以沫、体贴、关心、理解与默契组成,它满含着恒久的、宽容的、深刻的力量,也是爱情与现实生活的最佳融合状态。
不管是浪漫爱还是生活爱,都值得我们去赞美和歌颂。然而,由于人们对后者的不解、对爱情表现形式的单一认同,导致出现了理解爱情的误区,以致在面对这种爱的转换,即“浪漫爱”至“生活爱”的转换时,往往会表现得束手无策。
人们常常认为爱情是以浪漫为特征的,一旦激情消逝便说明了爱情的死亡,人们的苦恼、困扰往往也是由此而生的。实际上,“生活爱”虽然时常不具有激情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它充满了单调和乏味。恰恰相反,“两人生活胜一人”,拥有“生活爱的人往往能时时感受到温馨的爱意。
如果人们不能充分理解这种“爱情形式转型期”的情感的变化,便会受烦恼、多疑、沮丧的情绪所困扰。或许,有人为了让感情生活时刻充满激情,总是想方设法地做出各种努力,希望令爱情恢复至“往日的温度”。但这种行为,只会令自己成为过度勉强的人,天长日久,可能这些过度的努力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从而“望情却步”。
更糟糕的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充分了解伴侣的心意,一旦把这种勉强加于伴侣的身上,反而更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就像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爱情唯有回归自己,才能保有幸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真挚而长久的“生活爱”,才更接近于成熟的爱情。
那么,什么才是“生活爱”呢?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对爱所下的定义,一份成熟的爱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超越了热恋时的狂热,成为与现实生活具有可融性的爱情,回归于平稳和持续的可创造性阶段。
其次,成熟的爱不仅指两个人相互依靠、相互关爱,更指相互宽容和理解,相知、相惜是最佳境界。
最后,成熟的爱情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两个人共同拥有爱情生活,能够共同实现彼此的自我价值,并使得爱情双方的独立个性能在双方彼此的融合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既强调爱情的共性,也允许个人性格的存在和发展,即将共性赋于个性之中,而个性又会促进共性的形成和完善。共性与个性共同构成美满的感情生活,这才是成熟的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