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类型与婚姻稳定的关系
(2025-06-26 10:46:17)
标签:
婚姻情感健康太原圆成心理恋爱 |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夫妻关系归纳为几种类型,并分析了这些类型与婚姻的稳定及幸福程度的关系。
1.爱情型和功利型
按婚姻动机来分,可以将夫妻划分为爱情型和功利型两类。
(1)爱情型的夫妻
这种夫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美貌和性吸引而导致结合的夫妻。这种类型的婚姻关系潜伏的一种风险,就是美貌和性魅力不会永存,而婚姻外部的具有美貌和性魅力的异性却层出不穷。假如婚姻缺乏其他基础,或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的相似性为基础的爱情,那么这种婚姻迟早要出现危机;另一种是人格型夫妻,这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由于人格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不像外貌和性魅力那样容易变化,这种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幸福。
(2)功利型的夫妻
这种夫妻是以个人的出身、学历、地位、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这类人属于“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的行为遵循的是交换原则。当双方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双方感到满足,婚姻能持续。这类婚姻的风险是如果双方收益与成本一旦不平衡,一方就会表现出不满,导致婚姻危机。例如,夫妻一方取得更高的学位,出国留学,或升官发财了,感到对方与自己不再般配,也可能是一方遇到更有钱、更有地位的人,感到更有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婚变就很容易发生。另外,由于夫妻关系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因此,很容易出现婚外情的现象,从而导致婚姻破裂。
2、平等合作型、分工型和一方依赖型
按婚姻的生活方式来分,可以将夫妻划分为平等合作型、分工型和一方依赖型。这几种类型是由两个人的生活条件和性格决定的。
(1)平等合作型的夫妻
双方平等分担家务。这样的夫妻之间的合作大多十分默契,并不一定有明确的分工,而是根据家庭生活中的需要、各自能力条件以及各自的工作情况灵活安排。例如,夫妻有一方工作特别忙或需要出差时,另一方就多负担些家务。再如,孩子小的时候,妻子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抚育孩子和处理家务,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再将更多的精力投人工作中。
(2)分工型的夫妻
根据自己的特点分担家庭事务,比较传统的是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方式,即丈夫在外面工作挣钱,在家偶尔帮助做些家务,妻子则以家务为主,尽管她们也外出上班。近年来,也出现了妻子在外面打拼事业,丈夫负责管理家庭、料理家务甚至照顾子女的“女主外,男主内”的新局面。家庭中角色的分工有的是被动式的,比如丈夫懒于家务,妻子不得不干;或者是丈夫有经济实力,要求妻子在家相夫教子。但是,更多的情况则是自觉自愿的,双方都接受自己的角色,也对对方抱有相应的期望,并且都认识到自己与对方的付出和劳作对家庭的价值,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这时,分担所分工的工作就是满意的、努力的,夫妻关系也是和谐的、稳定的。
(3)一方依赖型的夫妻
一方承担全部或大部分家务,而且这种承担多是出于自愿的,另一方则在家务上不承担任何责任,即使承担也很少。比如,只有在对方生病、不在家的情况下才承担一些。这种类型的夫妻往往是因为夫妻能力、性格上的差异形成的。能力强,并且对家务感兴趣的一方倾向于多干,而且更突出的特点是他(她)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另一方则心安理得地享受婚姻的幸福。这样的夫妻大多能够不吵不闹,和睦相处。
3.建设型、维持型、失望型和一体型
按夫妻婚姻生活存续的方式来分,可以划分为建设型、维持型、失望型和一体型。
(1)建设型夫妻
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他们有成家立业、教育子女等非常具体的共同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密切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后又会追求新的目标。生活中勤奋肯干,能很好地计划家庭消费。夫妻双方在共同努力中感受生活的意义,使婚姻得以维持与发展。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而懒惰,以至双方关系出现裂痕。
(2)维持型夫妻
随着激情的消退,婚后生活归于日常化,双方迅速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平稳的“过日子”。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对婚姻具有涣散的作用。
(3)失望型夫妻
本来对婚姻抱有很高的期待,新婚时也曾百般努力、力求建立美满的婚姻生活,但他们不久就发现,婚姻生活中有种种不满意,“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对方的表现也远非当初所料,因此感到失望。而后,往往是另寻出路。
(4)一体型夫妻
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互相体贴、合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双方都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互相尊重,心心相印。这种类型的夫妻关系稳定、美满。不足之处是生活可能会较为封闭,如一方离去,另一方将寂寞难忍。
前一篇:超越自我,勇敢迈出第一步
后一篇:做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