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知识焦虑了吗?

(2025-05-30 11:02:37)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天都有海量信息通过APP端口传送到所有人的面前。我们一遍遍领略着世界的丰富多彩,欲望因此有了滋生的土壤。
求知欲使得我们迫切地渴望将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但网络中无穷无尽非我的知识令现代人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知识焦虑症”也因此变得流行起来。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越是渴望一步登天的人,越会表现出“知识焦虑”的倾向。罗振宇也曾谈到这个问题,他解释说:“很简单,(阶级)固化了,也没固化,关键的区别在哪里?就是你有没有知识,你是不是能够完成认知升级。知识的爆发性价值有可能是改变你的一生的,最终帮助你完成阶层超越。所以,你说我们这代人的知识焦虑能不大吗?”
可见,急切地想要跨越阶级、变成“人上人”的欲望令更多人有了知识焦虑。问题是,我们从未付出足够的耐心去支撑我们的欲望完美地“落地”,我们焦虑地看着身边的人变得更好、更优秀,欲望也因此越发膨胀,可行动起来依旧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的心理学家一语中的道:“你那不是焦虑,你是欲望过剩,而又急功近利。”不信,试着观察你身边患有“知识焦虑症”的人,是否也有如下表现:
手机里订阅的公众号琳琅满目,收藏的文章达到了几个G,嘴里说着先收藏再说,有时间了细细品读,可真实的情况是那些文章收藏了却再也没被打开过……
一时兴起恨不得将整个书店里的书都搬回家,冲动了便花光积蓄去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训练营,或者购买网上知识付费课程。可真实的情况是,买来的书被扔在角落,连封皮都没来得及拆开,各种培训班、训练营都只参加了前几节课,之后便不了了之.
一面给自己制订各种成长计划,包括考研计划、读书计划、锻炼计划、坚持早起等;一面在朋友圈里疯狂打卡,享受着周围人的点赞与评论。可真实的情况是,有的计划制订完便被束之高阁,有的刚执行两天,中途遇到了困难,你便立马想到了放弃……
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欲望、想要变得更好的欲望等都没有错,问题是,你做什么都太过于急切,从未深刻认识到“路得一步一步走才扎实,成长得缓慢进阶才稳妥”的道理。正如“奇葩说”上,一位选手这样说道:“你可以一天整成大明星,但不可能一天读成林徽因。”
“圆桌派”上,一位年轻嘉宾认为现在流行的知识付费很多其实是反知识的:“把需要80%时间学习的知识压缩成20%的时间,把只需要20%时间讲清楚的事情延长到80%时间,用迎合你的漂亮话来塞满;而学校是正常的教育知识,只有5%的时间是在听讲,95%以上的时间是在练习和做题,是个很艰苦的过程,学校虽然很低效但确实是个能学到知识的地方。
想要治愈你的“知识焦虑症”,首先,你要改掉急功近利的做派。很多人遇到了不熟悉的领域,不会的知识,第一反应是体会到浓浓的羞耻感。殊不知这世上没有人是全才,没有人无所不知。而且,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应将它当成一件终身都将持续进行的大事。正如一位著名演员所言:“你要努力,但是不要着急,凡事都应该有过程。”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持续稳定地去进步,才能抚平那些欲望的喧嚣,脱离焦虑的泥沼。
比如,作家马伯庸就曾介绍了一个读书的好方法,他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古往今来这么多好书这么多知识,哪怕一天 24小时不吃饭不睡觉也学不完,最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知识都藏在哪里,到哪本书上去找,链接得到知识就已经很不错了。
另外,我们越是焦虑自己的成长速度赶不上别人,越可能“囫囵吞枣”、不加过滤地吸收信息,导致越来越没有判断力。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升级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脑海中形成“知识过滤器”。要知道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旧的知识被淘汰。所以,你要不断观察行业动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找到更多的可信度高的信息渠道。
还有一个好办法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碎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充分地利用时间,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知识,但前提是你得先架构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否则容易被各种观点所影响,变得人云亦云。具体的方法是,先确立一个或几个明确的探究方向,进行初步了解,逐渐形成框架,在往后的岁月中不断进行填充,聚沙成塔。
焦虑是压力也是动力。与其逃避,不如迎难而上。我们要努力找到平衡点,在欲望与现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稳杰稳打,为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