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抑郁症患者究竟怕什么?

(2025-05-19 11:33:07)
分类: 山西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以为害怕抑郁就是害怕丟面子,因而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害怕自己的前途受到影响……这种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假如一个人对发生抑郁无所谓,对抑郁的污名化也感到无所谓,当然就无所谓恐惧。没有恐惧心理还叫抑郁症吗?
在机关上班,担心抑郁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前途,工作中自然就会害怕抑郁。假如患者敢于舍弃这份工作,敢于放下面子,大大方方地允许抑郁的发生,自然就解除了心理对抗。没有了心理纠缠,心里立即放松,抑郁反而变少了。但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有几个人敢于丢掉铁饭碗?有几个人敢在自己敬畏的人或者很在乎的人面前大大方方地表现和承认自己的抑郁症?除非经历了一场生死较量,才会大彻大悟。连死亡都不怕,还害怕在人面前抑郁吗?
怕抑郁究竟是怕什么?每个人面临社交场面都会紧张害怕:一是场面紧张,二是担心后果的发生,即怯场心理。抑郁症同样也有这种心理。只不过第二种“担心后果”多了一份担心:害怕发生抑郁后会丢人现眼,影响形象和前程,这其实是人之常情,属于正常心理。
在重大场合,正常人产生怯场心理后会怎么办?正常人也会本能地暗示自己不要怕,鼓励自己勇敢一点,结果当然不能如愿,害怕反而增加。这时候正常人就会知难而退,等待时机。如果继续采取“不要怕”的对抗心理,必然带来怕上加怕的更强烈的恐惧心理。战胜不了敌人,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征服不了恐惧感,就会对它产生深深的恐惧。所以怕的对象发生了转变,由单纯的怯场心理转化为对“怯场心理”无法战胜而感到恐惧,即害怕“恐惧意识”。
此时,患者由对外部恐惧转变为对内心世界的恐惧。强大的恐惧,必然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紊乱。遇到这种情况,正常人不会大惊小怪,不会反复评价,更不会纠缠不休,即使难以做到不去评价,不去回头想,也无碍。生活中能遇到几回这样重大的场面?即使一两次失败的体验,也不大可能产生创伤性心理阴影。只有少数人,他们总不甘心自己的偶尔失败,耿耿于怀,对发生了的抑郁情景前思后想,反复评价,纠缠不休。
遇到社交场合想表达自己却因为趋避冲突,不得不退避。努力的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让其感到非常愤怒,他们决不甘心失败,一次又一加冲锋,但无一例外地失败。尤其是失败后的评价和纠缠,使老收心物更加强大,恐惧的对象也从外部转移到内部,最后他们只能在家窝看,无选择。客观的世界看得见,甚至摸得着,而主观世界捉摸不定,令人无所适从,因此,抑郁症患者的恐惧感是歇斯底里、难以言状的。
由于失败的经历太多,发生之后会懊恼、焦虑、自责、反复评价、线缠不休,最后折腾成了创伤性心理阴影,这就是形成抑郁症的心理基础。从此以后,只要在相似的场景下,就会触景生情。唤醒失败和痛苦抑鸭料记忆。
抑郁症的心理主要是“怕”字当头,顾虑重重。他们千怕万怕,责怕出现“抑郁”,怕别人耻笑,怕别人一旦知道自己是个抑郁症患者后会瞧不起自己。因此谈“郁”色变,每遇到人,尤其是熟人,躲之唯恐不及。如此惧怕,拒绝人际交流,又怎能体会到人生的喜悦呢?
如此下去,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有失败的记忆。不良记忆的积累越多,心理上的负担就越重,抑郁的症状也就越重。性格的弱点也因此变得越顽固,越走不出个人的小天地,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要终止这一恶性需环,克服心理障碍,还必须投身到社交实践中去,有意识地培养对各种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前面我们知道,由于抑郁的恐惧程度和抑郁症状轻重往往不成正比,因而降低恐惧的正确途径不是消灭症状,而是正确认识抑郁,转变对挖郁的态度。
恐惧是在学习中获得的。患者之所以害怕抑郁,是因为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到抑郁的可怕性,是其失败经验的积累。事实上,抑郁给患者带来的伤痛是巨大的,尤其与抑郁屡战屡败的惨痛记忆历历在目。客观上尽管如此,但必须理解,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抑郁的态度。换句话说,对抑郁的恐惧,往往不是实际上的伤害,而取决于恐惧也在对抗中加剧。当怕发生抑郁的情感和不要怕抑郁的理性暗示相遇时,就会在大脑中发生对抗冲突,结果不是减缓了抑郁,而是加重了抑郁。如果患者当初能带着怕抑郁的单纯心理去面对生活,即不与之对抗,就不会成为现在的抑郁症患者。不幸的是,出现怕抑郁的心理之后,患者总是自作聪明地进行一番折腾和挣扎,认为只要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消除恐惧和紧张,摆脱困境。却不知,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才导致心里越发紧张;正是因为行为和心理上的努力对抗和折腾,导致了正常的恐惧心理恶化成“怕上加怕”的复杂性恐惧和复杂性心理。
事实上,抑郁症患者的恐惧的实质,是对抑郁害怕的恐惧,不仅仅只是怕抑郁这么简单。单纯地怕抑郁,只是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对怕的怕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会不断堵截抑郁情绪,并由此掀起更大的恐惧和情感波澜,让人望而却步,望洋兴叹。人体各部器官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因而恐惧必然会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尤其因对抗恐惧而导致的复杂性恐惧,更会引起激烈的躯体化症状。
世界上没有消除恐惧的办法,只有面对恐惧,才会逐渐适应恐惧。等不害怕后,再去面对,是永远克服不了恐惧之心的。只有到怕抑郁的场合中去面对,才能真正淡化对抑郁的恐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