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恐惧来源于死亡
(2023-10-31 17:03:11)富人则富甲一方,家里的金银堆积如山,绫罗绸缎数不胜数,牛羊家畜不计其数。然而,这么富有的富人却每天过得并不快活,白天他要外出一整天,以维持生意,晚上回到家后还要清点今天所得,当他终于忙完一切想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却被穷人家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的声响以及吹拉弹唱的声音打扰。
穷人一听有这种好事,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等富人走后,穷人兴奇得睡不着觉,暗自盘算着,以后生活总算是有着落了,高兴得竞忘记了大拉弹唱。可是没过几天,穷人又开始发愁了,他总担心别人会把这特珠的一百两银子给偷了去,于是就开始找地方藏这银子,但是在家中翻来覆去地思考,觉得放在哪里都不放心,最后只好志忑不安地日夜抱在怀里。这样一来,更想不起吹拉弹唱的事情了。
那么,对失去的恐惧如何才能消失呢?假如你年轻时曾不可救药地爱上一个女生,并把她看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与珍惜的人然而你却时刻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怕失去她,这就是对失去的一种恐惧,然而,几年后,她果然离开了你,奇怪的是,当你真正失去她以后,以前那种怒惧反而消失了。再如一个重病的亲人,我们害怕失去他,但是当他真的去了之后,我们就不需要害怕了,也许剩下的会是哀痛,但绝不会是恐惧。那么我们当初为什么会害怕失去呢?这就要从人的本性来讲了。索取
69与生存,是人的第一本性,这就决定了自私是人的一种本性,无私就变度我们推崇的精神。自私是我们的本性,那么“希望得到”将是我们的愿望与趋向,失去本身就是与人的愿望背离,所以我们害怕失去,越是重要,越是害怕。患得患失是恐惧的根源,因此,克服恐惧的方法其实就会变得很简单,那就是变“失去”为“拥有”。失去的东西越多,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比如,失去亲人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失去成功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失去其实并不是失去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失恋,失去爱情;比如绝交,是失去友情;比如误会,是失去理解…很多人失恋过后就要死要活,爱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高于一切,这些东西全是赋予过多感性的结果。不如站到客观的角度来想问题,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想象的东西拿回来,那么,失去将不再会是失去。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觉得拥有对方简直太好了,但当爱已经没有了的时候,就会觉得其实对方也不过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当恐惧失去的东西失去后,恐惧感也会随之消失的原因。你以为失去了很多,只是因为你“以为”这样,仅此而已。
前一篇:焦虑、恐惧的形成过程
后一篇:动物的认知里没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