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2,76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常生活中的否定作用

(2023-03-08 23:58:00)
    否定作用是比较原始而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御。它是将已发生的痛苦与不快的事情完全否定,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这种防御机制可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思想、愿望、行动、事件中逃避,暂时缓解由此而引起的内心焦虑。如年幼的孩子不慎损坏了东西,知道闯了大祸,往往用双手把跟睛蒙起来,不敢正视已被损坏的东西。这与沙漠里的鸵鸟,当敌害迫近或被敌人追杀而难以逃脱时,就把头埋进沙堆里的举动一样。因为危险迫在眉睫,心理和情感上难以承受,将眼睛蒙起来,否认眼前的事实,以减轻心理负担,这种“眼不见为净”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否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否定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随处可见。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突发性意外事件极力否认,哪怕是该事件早已人人皆知;个人工作方面的严重挫折和失败,事业上一败涂地,个体为了避免痛苦或精神打击,有时会否认自己失败的事实;有些地震中丧失肢体或器官、接受肢体或器官切除的手术病人,术后则否认手术切除的事实,而认为自己的肢体或器官仍然存在;因躯体不适而被确诊的癌症病人,有时会对医生的诊断不予承认,或竭力寻找证据否认自已患了癌症。由于否定作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个体不仅否认了事实,而且真正相信已发生的事件是不存在的,这样有时就会产生病态妄想。临床上,极端的否定作用,也是某些精神障碍病人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