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信念对我们的影响
(2023-01-15 17:35:33)1.绝对化要求这是一种极端式的要求,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怀有必定怎样的信念,在各种非理性信念中最为常见。这种信念常常与“必须”、“应该”、“绝对要”等强制性字眼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我必须让所有人都喜欢我”、“我不能容忍自己失败”等。怀有这种信念的人容易产生失落、忧郁或自责等情绪困扰。理情行为治疗就是要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学会弹性思考。绝对化思维似乎是其他主要的非理性信念的基础,这种绝对的“必须”或是其他类似的信念会衍生出其他非理性信念。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思维方式,埃利斯称它为“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例如“我一直都是这样”、“这就是我一直做事的方式,我不能够想象我能用其他方式”等表述。过分概括化思维经常表现在消极地看待自我、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未来,通过一个具体的行为就给自己或他人下结论。比如,一次期末考试考不好,就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能力,进而认为自己
一无是处,完全否定自己。持有这种信念的人经常要陷人自责、自卑或忧心仲忡的情绪状态。
3.糟糕至极持这种信念的人一般认为,一旦不好的事情发生了,那将是非常精糕、可怕的,甚至是灭顶之灾。比如,“糟了,我完蛋了”、“如果没有他,我将一辈子无依无靠”、“如果没在毕业前就找到工作,我就完了”等想法。这些想法会导致当事人陷入诸如耻辱、自责、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体验之中而难以自拔。实际上,对于一件不好的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不好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糟到极点的。理情行为疗法认为,人的各种非理性信念是彼此互动、相互影响的。例如,“我不可以被人误会”通常导致“一旦被误会就很糟糕”。而“被人误会对我来说很糟”通常又会导致“我绝对不能被人误会”。有糟糕至极信念的人通常也会表现出绝对化和过分概括化的思维特征,他们经常认定一件事情绝对应如何发生,或从一件事情推广到所有的事。
埃利斯通过对上千例临床患者的研究总结出13种非理性信念,其中包括:
(1)我生命里的每一个重要的人都必须爱我,如若不然,我一定很糟糕;
(2)如果他人行为恶劣,就必须遭到责备和惩罚,因为他们就是坏人;
(3)如果事情不如我所愿,那就太糟糕了;
(4)我应该担忧那些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
(5)除非我至少能在一个重要领域,在任何时刻,或至少大部分时间里都富有才能,取得成就,否则我就毫无价值可言;
(6)这个问题一定有个完美的解决方式,我得找到它,我必须确保对所有的事情都能控制
前一篇:太原心理医生谈焦虑论
后一篇:怎么理解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