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中的虚假记忆

(2022-07-17 00:03:53)
      治疗师能不经意地在病人身上制造虚假记忆,而很大一部分恢复的虐待记忆都是由暗示造成的(Follette&Davis,20o9;0st,2009)。但似乎也有可能某些恢复的记忆是真实的(Brewin,2007;Smith&Gleaves,2007)。我们很难估计每种情况下恢复的虐待记忆占有多大比例。即便如此,近期研究表明通过治疗恢复的虐待记忆相比自主恢复的记忆更有可能是(McNally&Geraerts,2009)。声称恢复了虐待记忆的人似乎能很明确地被划分为(Geraerts,Raymaekers,&Merckelbach,2008)。一类经由带有暗示性的治疗手段后逐渐恢复了记忆,而另一类是当他们接触了相关的提取线索(比如回到虐待现场)之后突如其来、意料之外的恢复。一项研究寻找了两组证词的佐证,并且发现那些百主恢复的略带记忆得到的佐证(37%)远远高于那些在治疗中恢复的记忆(0%)(Geraerts et al.,2007).
    因此,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恢复的记忆这个问题。一方面,人们应当小心翼翼地接受缺乏佐证的有关恢复的虐待记忆的证词。另一方面,人们不应该草率地反对恢复的虐待记忆。如果人们因为被压抑的记忆之争而变得对实实在在的童年性虐待问题过分怀疑,那真是一场灾难。
     此项争议也激发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让我们知道人类的记忆是多么的脆弱、易错、可塑和主观。我们是那么放任自己相信记忆(无论是经过恢复的还是怎样),并以此提供对过去准确的回忆。此外,无形之中划分为两派的被压抑的记忆之争(有时记忆是准确的,而有时是不准确的)是具误导性的和过分简化的。研究表明,所有梦的人类记忆都不是对过去完美无缺的重构,它里面掺杂此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扭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