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为什么爱给自己贴标签?

(2022-04-02 17:17:03)

       在咨询中,有不少人会用心理学的专业名词来形容自己,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贴标签现象。近几年,网络的发达加上人们对自己的好奇,使得心理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了,但同时,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了心理学,给自己贴标签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这个标签,对他有什么帮助?是帮助他更理解自己了,还是给他带来了新的问题。


      不可否认,确实有人在做完心理诊断后,对自己的理解增加了。比如,有的人会在被确诊为抑郁症之后,心一下子就松下来了,因为他忽然明白自己过去的许多行为,只是生病的表现。并且,在他看来生病了那就好好治病就好了,此时,他的内心是充满希望感的,他相信自己是会好起来的。但可怕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被诊断,而是给自己强行贴上了心理学的标签,并且还都是有问题的标签。


       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呢?这涉及到心理学上的一个防御机制:合理化,人类非常执着于为所有的事物找到理由,并相信它是合乎逻辑的。当一个人的内心存在困扰而没有找到答案时,他的内心就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一样,他必须用一个标签把这个缺口封住。而这个标签,对于他原本的困扰来讲,也是一个合理化的解释。有了这个解释后,他内心的缺口,仿佛就被抚平了。


       另一方面,人还有归类的习惯。当人的内心感到凌乱,他又不知道如何整理时,他就需要一个大布袋,将这些凌乱的思绪一网拿下,并给它贴上一个标签。这样来看,贴标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真正在解决问题,它反而又把人给困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