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获与消避动机
(2022-03-20 22:36:18)自体保存和自体促进又可以分成有意的自体保存和无意的自体保存、有意的自体促进和无意的自体促进等不同类型。为了避免产生人际冲突而不去指出他人的弱点,这属于有意的自体保存动机(不论是在意识层面还是在潜意识层面),而人类交友时的一些倾向性(例如倾向于和社会地位以及职业性质相似的交往),在客观上有助于自体保存—这些倾向性虽然在个体意识到了它们的价值的时候会变得更为强烈,但在个体未意识到,甚至也不在潜意识的层面被感受到它的用途时,也已经是相当强烈的了。
大部分热动机包含积极和消极两种对立的动机。例如,竞争动机包含了求胜和怕输两种对立的动机。之所以把竞争看成是两种对立的动机而不是同一种动机的两个侧面,乃是因为我们能观察到,当个体对于获胜的把握十分充足时,会忽略失败的可能性——这种状态其实很容易导致“骄兵必败”的后果—完全受到获胜的需求的控制,这说明求胜动机是可以脱离怕输动机而独立存在的动机。怕输的个体,预期到自己可能会输给别人的结局,可能会拼命努力,在这个动机支配下的个体如果成功地维持了现状,即使与那个竞争者平分秋色,也会感到满意。怕输的人未必都想成为赢家,他们希望的是“不输”,因此怕输的动机也可以脱离求胜动机而存在,或者说,求胜而不得的挫败感,不等同于输感。而且,如果失败被个体预期为对自体的损害,怕输的动机就会和有意的自体保存的动机叠加在一起。求胜怕输原本就是强动机——它们的最纯粹形式属于无意的自体促进和自体保存动机—它们一旦与有意的自体保存动机结合,就会变得格外强烈。
人类对立的趋获与消避动机模式是各种对立动机的基础。与追求成就的动机相对应的,是避免犯错的动机;与获得财富相对应的,是远离有害物的动机;与追求爱的对象相对应的,是逃离怨憎对象的动机;与追求人际亲和相对应的,是回避人际冲突的动机;与追求控制相对应的,是逃避混乱的动机;与追求被尊重相对应的,是回避被人贬低的动机;与追求优越地位相对应的,是逃离卑微地位的动机。人的种种热动机除了具有趋获与消避的对立,一种趋获动机往往伴随着该动机被挫败的恐惧。例如,当追求爱的对象的动机被激活,这位追求者也可能担心这个追求会遭到挫败。出于对失败的担心,他可能变得更为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