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人接触有心理和语言障碍,和任何人讲话时总是不敢对视对方的眼睛,而且面部没有表情,即使微笑也觉得很不自然,肢体语言也显得很刻意。有时候和朋友聊天,正当我给对方讲话时而我又突然想到了其他事情,总是思想不能集中,所以经常在正讲话时忘记了下面该说什么,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看到对方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我讲话,我就越发的紧张,越是这样,就越想不起词。每当此时我都觉得非常尴尬,而且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开始脸红,心情特紧张,心想此时哪怕开个小玩笑就可以打破僵局,可怎么也笑不起来,所以就越发的尴尬,只能低着头不敢看别人,或马上起身离开,恨不得有个地缝马上钻进去……这种糟糕的心情已经伴随我很长一段时间了。
社交恐惧症往往局限在一些特殊的社交活动中才会产生焦虑,只要能回避这些活动,你就能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恐惧就是当众发言,只要想到要当着全班人的面发言,或者当着全公司的人做报告,你就会心惊胆战,因为这会让大家看到你的不足之处。这时你有可能说些不当的或是令人难堪的话,甚至有话也说不出来,会因焦虑而脸红、发抖、出汗,因为害怕而浑身僵硬。你会认为自己的表现极差,想象所有的人都会盯着你看,而且会跟像你一样严厉地批评自己。
强烈的焦虑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使社交恐惧成为永久的问题。例如,一位职员因为某次重要会议而过度焦虑,以致于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讲演搞砸了,当众出了丑。当他下一次再做类似报告之前,会一再想着上次的事,因而不停地练习,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到了真正讲演时极有可能因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再次失败。
其他常见的社交恐惧,还包括上厕所时有其他人在场,工作时有人盯着,或者在餐馆里吃饭。这些恐惧主要是因为有其他人在身边而担心自己出丑,而不是这些事本身有什么可怕之处,因此,只要没有别人在场,你会在镜子前做一次非常轻松的讲演,或者可以毫不费力地演奏等等。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但是为了自己个性上的内向害羞而苦恼和真正患了社交恐惧症是不一样的,社交恐惧症的患者通常对群体的看法都是很负面的,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这些人无法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也不愿意加入人群。这些人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不舒服,担心别人注意他们,担心被批评,担心自己格格不入,情况轻微的人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情况严重的话却会造成生活上的障碍,导致无法正常求学或工作。社交恐惧症已经是在忧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而且因为现在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罹患的人数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而且对医生们而言,要治疗这些惠者的困难不在于患者人数的增加,而是患了社交恐惧症的人常因为害怕或是不愿意接触陌生人,或是怕被贴上“有精神病”的标签而不愿意就医。社交恐惧是一种典型的由于幼年时的心理挫折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发育不完善而引起的心理疾病。
患者的亲人,对于年幼时的患者缺乏相应的社交的鼓励,尤其是当他表现出一种害怕或者羞怯的表情时,患者的长辈们对他的行为表现出过于消极的情绪,使患者从小就时常因社交活动而感到不安。有种过于担心自己的子女被人欺负的父母,过多地限制子女的社会交往,而使子女对于人际交往怀有不正确的看法而使子女难以鼓起勇气与别人交流。由于经历多次社交失败,或者患者认为自己是社交失败者,就会在患者心里形成对社交的畏惧心理。
有时候,社交恐惧症会变得严重时,就不只是因为特定场合而引发恐惧,你会对任何类型的社交活动都会产生恐惧。你不得不休学辞职,因为你无法与人面对。除非都是熟悉的人,否则你不愿参加任何聚会,最后发展到你害怕与任何人交往。你选择独自生活,或者只与自己的家人生活,只寻找可以独自工作的职业,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甚至只能在家里待着。
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则代表你可能有社交恐惧症
(1)担心在社交场合出丑,也害怕当众表现某种动作。
(2)努力避免社交或表演性的场合,如果非去不可,则会极端紧张,或者会产生恐惧。
(3)因为逃避社交场合而大大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