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论
(2021-11-10 10:26:52)
自我实现是戈尔德斯坦机体动力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他看来,病理行为的真正目的与正常行为的目的一样,是为了实现其自身能力。有机体竭尽全力实现其遗传的种种能力,正常机体的倾向是不断前进和发展。戈尔德斯坦甚至认为,机体受制于基本需求(生理需要)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它们对整个机体的自我实现的意义。虽然戈尔德斯坦强调自身能力的自我实现,但他并不否认客观世界对机体的重要作用,还认为机体必须与环境协调一致。因为,环境既提供了自我实现的方法,有时也会阻碍机体的自我实现。在他看来,机体必须在更大的社会关系中看待自己的经验,才能克服焦虑。戈尔德斯坦认为,人的最高内驱力是自我实现。他第次以机体潜能的发挥为出发点论述了自我实现理论。
成长需要。自我马斯洛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缺失性需要,人还有另一种需要,实现就属于一种成长需要。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即人类共性的充分展现和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使自己趋于完美。在他看来,自我实现这种成长需要渗入了人的生命全程中,因此若把成长看成是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就与人的发展状况更加相符,也与观察到的事实更加一致
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成为的那个样子,这是人的最高动力。罗杰斯认为所有的生命体都有一个推动个体朝向成熟和完善发展的重要动力变化模式,他将这种动力变化模式称之为“自我实现的趋向”。这种朝向完善功能的发展,包含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发展它促使个体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完整个体。1986年,罗杰斯将自我实现的倾向描述为人为中心的取向依赖于生物机体所表现出的自我实现倾向,自我实现倾向促使个体成长和实现其完整的功能,这种人类生物体的建构性引导方式使个体的发展更加复杂完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