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感的研究领域,最令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是收人与幸福的关系。钱到底能不能买来幸福呢?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得出结论:钱对幸福并不是那么重要,人们往往过分估计了它的作用。例如,横向研究的结果一般显示,收入与幸福有着积极的但非常微弱的相关,相关系数一般在0.2左右,也就是说,收入只能解释幸福感4%左右的变异。有的研究甚至发现收入对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纵向研究的结果更是令人惊奇。
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在美国首次发现,尽管人均收人大量增加,但国民幸福水平却并未随之提高,这就是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国内学者也称之为“幸福悖论”或“幸福一收入之谜”。伊斯特林饽论后来在美国及其他国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以上观点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有些研究者对此表现出迷惑和担忧:如果收入与幸福之间只有微弱的关联甚至没有关联,那么致力于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社会政策还有什么意义呢?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在发展中国家,面对大量低收入人群谈所谓“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数据发现—一幸福与收人之间的低相关关系,不仅是不科学的,更是丧失了一个科学家的基本良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对幸福悖论进行重新考察是非常必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