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053
  • 关注人气:1,5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格有关集体无意识争论

(2021-10-16 12:23:38)

        荣格有关集体无意识的说法引来了许多批评。原因在于,他采用了获得性遗传理论作为论证的基础。获得性遗传理论认为,前人学习过的经验,后代可以通过遗传直接获得,不需要重新学习,这一经验会逐渐转变为本能。比如说,人类对蛇和黑暗的恐惧,正是通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学习后,直接遗传给后代的。

       其实,他本可以采用一个更合理的途径来解释集体无意识。人类的进化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变异完成的,那些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增强生存机会的变异更容易传递下去,相反,不利于适应环境、繁衍的变异则会被淘汰。集体无意识也可以如此。

      当人类始祖被毒蛇伤害时,他对毒蛇的恐惧就会在大脑中产生“小心警惕”的变异,这种基因会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经过数代的传递,这种变异屡次被证明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于是,对蛇和黑暗的恐惧以基因的方式传递下来。由于大脑是人类心灵世界的最重要器官,可以说,集体无意识的产生依赖大脑的进化。

     荣格在心理治疗中发现,由于患者年龄不同,其心理疾病的原因和症状都有差异。于是,他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将人生划分为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人格发展方面,荣格则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心理类型,内倾的人其心灵的能量向内走,而且是主观的;外倾的人其心灵能量向外走,与他人建立关系。内倾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外倾的人则容易患上躁郁症。他将外倾、内倾与思维、情感、感觉、直觉相匹配,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