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妥协形成的作用

(2021-09-27 20:25:23)

      心理机器的概念不应该被很僵硬地使用。基本的原则是,应用于任何心理表征在心理内部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本我、自我、超我只是等同于心智中力量模式的抽象概念化。在临床上,强烈的冲突情境勾画出构成心理机器结构之间非常清晰的界线。在更加和谐的心理环境下,这种组合的系统影响趋于融合。这是自我为了回避不快乐情感的危险,尤其是抑郁情感和焦虑,对心理内部的冲突进行整合和解决的功能。可以说,自我努力的最终产物是妥协形成,这是指所有各种各样的内部冲突的参与者,都能从最终的心理产物中至少寻找到它们动力学的一部分表征。

     自我妥协形成的效果,当它们避开或避免了痛苦或不快乐出现时可能是成功的,当这个过程最终的产物充满更多或更少的痛苦成分,或是把个体带到冲突的环境,或是对他个人有实际危险时,这个妥协形成的效果可能就是失败的。各种各样的情感—尤其是焦虑—作为信号,警告前面涉及的几个类型之一的危险情境可能会发生。潜在的危险可能是实际的或想象的、真实的或幻想的。心理的功能是没完没了地进行适应、和解及整合。当然,这个努力不会总是获得成功,在对危险情境的处置上,自我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特定的心理过程发出危险信号,无论来源是什么,可能都提供不出它的存在,这就是说它们被迅速地遗忘了,并且无法再返回到心理活动中。它们对意识来说不再是可获得的。个体意识不到它们,即使个体尽可能长时间地考虑,它们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心理过程叫作已经被压抑的。在确定的压抑行为中,被压抑的元素不会留下痕迹,这就是说它停止了作为驱力刺激心理机器使之付诸行动的功能。它在心理上变成不存在的。只有当压抑的过程不完全的时候,当排除在意识之外的元素继续发挥一些动力学的推动时,出现衍生物的表征作为证据,人们才可能推断潜意识心理过程中被压抑元素的存在。潜意识心理过程不能被直接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