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危险处境下人的战逃方式

(2021-08-27 11:30:05)

释放各种压力荷尔蒙(多半是肾上腺素)所引发的反应,在个体一知觉到威胁时就会同时发生,其功效是提供立即和短暂的反应,一旦危险不存在了,已经释放的荷尔蒙就会快速地被身体代谢掉(破坏掉),而战逃反应也就终止了。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在路上惊险地避开交通碰撞的情形,当你知道你已经安全时,发生了什么事呢?你可能会发抖十分钟,但是,接着就恢复正常了。

动物身上的战逃反应绝大部分是本能性的。人类也有本能性的害怕,例如蛇高空或是暴风。但是,动物和人也会经由学习而害怕情境,当一个人有威胁感时,他就会变得焦虑,而且,在个体的心中,焦虑通常会跟焦虑发生的情境相连结。战逃反应是用来帮助我们逃离具有物理威胁的情境的。虽然,个体知觉到的威胁感是诱发战逃反应的关键,但是,有时候即使是物理性的威胁(如差点就要发生的交通意外,或是在暗巷中被人跟踪),它的本质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例如,当我们因为某些失落感,而觉得受威胁时,也可能会因此而感到焦虑。

对社会畏惧症而言,威胁就是丧失了别人的认同和接纳,或是个人的社会地位,但是,他们实际上不被认同或是被拒绝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个体自觉处于被人负面评价的威胁下,才是关键所在。就某个程度而言,焦虑反应的强度是跟下面两点有关的:

(1)个案自觉结果对他有所威胁的可能性;

(2)个体认为结果的灾难化程度当战逃反应在过低的阈值内被一再诱发,或是被实际上并不会威胁生存的情境再诱发时,就会引起焦虑疾患。战逃反应是对威胁知觉的自动化反应,因此,它是不可能被消除的,需要改变的是个体将情境解读成具有威胁性环境的倾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