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恐惧。如怕猫、狗、蛇等,有的甚至害怕到精神失常的程度。
(2)社交恐惧。怕与父母分离、怕生人、怕当众讲话、怕拥挤、怕上幼儿园和学校、怕考试。目前发现怕考试、怕见老师、怕上学的儿童有增多趋势。
(3)自身损伤恐惧。怕出血、怕鬼怪、怕流氓、怕传染病、怕生病、怕死等。
(4)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恐惧。怕黑、怕闪电雷击、怕独自关闭室内、怕登高等。对儿童恐惧症的治疗,应主要采用“心理分析疗法”等心理治疗和教育治疗,以及系统脱敏疗法等疗法,并且要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着手。上学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及治疗
其实所谓的“上学恐惧症”并非专业的医学术语,只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某些心理问题的描述。它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注意力降低、疲劳、失眠,有时伴随头痛、胃痛、肚子痛等身体上的不适。这种“上学恐惧症”不仅常发生在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很多聪明的孩子也有“恐惧”情绪。
般来说,“上学恐惧症”不分年龄段,但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更易产生这种心理障碍。据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的老师说,通常由如下原因引起了“上学恐惧症”
1母子分离焦虑
这类儿童从小过分依赖母亲,在陌生环境下感觉不适应。他希望以“得病”等方式满足和母亲在一起的需要。而不懂孩子心理的母亲往往请假陪伴孩子,正好强化了孩子的这种需要,使之变本加厉获得新的机会。这样的“上学恐惧症”通常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尤其是刚入园不久的幼儿和入学不久的小学生。2孩子不适应老师
通常是因为惧怕,这类儿童对老师有过高的期望,通常他们会在学习上努力,行为上克制、忍让,老师一般很少批评他们,在他们心中,老师是爱的使者和保护神。但当老师偶尔因某件事严厉批评他们时,这类儿童会一下陷入焦虑和无助的境地,这类儿童往往缺少伙伴,没有可以诉说或解脱的对象、场所,所以不愿意上学。
3存在学习障碍
更多的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存在定学习障碍的孩子,特别是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更不愿重返有各种约束的校园了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邹丽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因为学习困难来就诊的有50%~60%,其中在神经内科就诊的大约占了14-13。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样问题的存在,可实际上因此而患上“上学恐惧症”的不在少数。避免孩子患这类心理疾病的前提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只一味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也要有意识地给他们补充心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