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匿性抑郁症”的解读

(2021-05-28 22:20:33)
      关于“隐匿性抑郁症”用语的应用问题"隐匿性抑郁症"( masked depression)是1972年由KieHokz提出来的。在他之前,1959年 Eilholz称之为“耗竭型忧郁症"以及 Fonseca称之为"情感等位发作", Loipoz Labor称之为“忧郁等位发作”,此外还有的学者称之为“潜伏型忧郁派,红C“无忧郁抑郁症”,这些词汇都是用来描述抑郁症表现的,而不是抑郁症分类亚型的诊断术语,CCMD3、CD10DSMN均无此分型,故不能用它来作为诊断性用语,只能按其所符合的国内外有关抑郁症分型标准而使用分型诊断术语。这种隐匿性抑郁症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易被误诊为“ Briguet syndrome”(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疑病性心身障碍”、“慢性紧张性反应”、“癔症”、“臆症”(疑病症)、“慢性焦虑症”、“神经衰弱
      所谓“隐匿性抑郁症”,患者主诉为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部紧勒感、紧缩感,头晕、耳鸣、眼花、腰酸背痛、胸前区塞感、呼吸不顺畅、憋闷感、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稀、便秘、腹部重压感、不思饮食、睡眠障碍、排尿不畅、阳痿早泄等,如不询问患者的心境体验,则患者不会主动谈出有关抑郁症状,体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心电图、脑电图、脑部CT胃肠钡餐透视、B超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发现,血尿肝功检查正常,即使上述物理化学检查有所发现,也不能解释其体诉的发生。精神检查,可发现患者存在时轻时重的抑郁发作症状,而且抑郁症状先于躯体症状发生。有些患者过去就有过抑郁发作史,家族中有情感障碍、酒中毒、自杀史。抗抑郁药物有良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焦虑障碍
后一篇:焦虑的治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