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解读投射认同

(2021-04-17 11:43:50)
       投射认同是一种心理机制。首先,投射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也许是因为投射认同的前半部分,包含着投射过程,投射本身就是一种防御机制。而投射认同与投射还是有区别,区别就在于,投射认同强调,唯有投射部分自体时,幻想的投射才有可能。因而,投射还是一种幻想,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幻想并没有被排泄或投射出去,只是投射者自已进行幻想而已,因而,当他投射的时候,被投射者可能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是被投射的对象。而投射认同的投射过程,幻想包含在自体结构中被排和投射出去,“进入”客体之中,使被投射者的情绪受到影响,激发起被投射者的幻想和情感、甚至一部分躯体感觉。
     其次,投射认同具有沟通的特征。它是一种互动过程和现象,因而,将会引起被投射者的某些情感和行为,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则会唤起分析师的情感或反移情,它们是患者内部世界的反映,所以,认同,可以发生在投射者身上,也可以发生在被投射者身上。投射认同必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投射者与接收投射者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双向互动过程。当然,分析的反应不一定完全来自患者的投射认同,还有一部分,来自分析师自己的反移情因而,我们也可以把投射认同称之为“沟通式投射”或“投射式互动”。投射认同具有多重功能,比如,控制客体、获得客体的特性、排除自身坏的部分、逃避分离及沟通等。
       投射认同概念后来被Kein的弟子Bion进行了修正与发展,Bon认为,儿童把自身无法处理的原始野蛮的愿望或焦虑等“贝塔元素( Beta element)”投射给母亲客体,母亲通过“阿尔法功能( alpha function)”,接纳、保留、吸收、并消毒这些被投射进来的“贝塔元素”,并将之返回给儿童,儿童内化这些自己当初投射出去、并被母亲的阿尔法功能加工过了的元素,成为自己内部的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进而形成儿童的心理结构。这样的过程重复进行,最终完成对于儿童结构的塑形,塑造儿童的内部世界和心理现实。母亲通过“阿尔法功能”,接纳、保留、吸收、并消毒这些被投射进来的“贝塔元素”这一过程叫做容纳过程,也叫阿尔法功能,母亲也因此被称之为儿童的容器。一个精神分析师与一位来访者,如果重复了上述过程,我们也称这位分析师为患者的容器( container),患者被称之为被容纳者( contained)。所谓的精神分析的本质,就是精神分析师作为一个容器,接受并加工患者的无法忍受或接纳、并投射给分析师的心理内容,然后患者再将被分析师容器转化加工过的内容内化的过程。在精神分析过程中,这种过程不断重复,使患者的内心世界发生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