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记———信息的输入和编码
(一)什么是识记所谓识记,是指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情,并在脑中留下事物映象的过程。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端,更是保持的必要条件。识记时对外界信息进行的反复感知过程,实质上是将新的信息纳入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并形成有机联系的过程。另外,各种外界刺激信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经过各种可能的编码,就像录音机只有将声音信息转换成电磁信号后才能有效地存贮在磁带上一样,大脑也才能把进入识记环节的信息转换成便于储存与检索、提取的心理表征形式。
(二)识记的种类1.根据识记者的自觉性、目的性不同,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1)无意识记所谓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经过任何意志努力,也不采用任何专门而有效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称为无意识记。例如,日常生活中一些偶然的事件,某种愉快或痛苦的体验等,都可能被自然而然地记住,这种识记事先并无预定目的,也没有相应的识记计划、步骤和方法,是一种被动的识记。无意注意。
(2)有意识记所谓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有意志努力的参与,并且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的识记,称为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是积累系统的知识经验,形成成套的技能、动作的主要途径。这种识记方法使人的记忆内容和信息更全面、更完整、更系统、更实用。有意识记的心理基础是有意注意,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意志活动,它在人们的一切形式的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有意识记过程中,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因此,这种识记消耗人的能量较多。另外,人们识记的目的性、动机强度、积极主动性程度以及情绪水平的高低等都制约着识记的效果。心理学实验证明,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彼得逊(L.R.Peterson)在他的对比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分别在有目的的要求和无目的的要求两种情况下学习同样的16个词语。
(1)机械识记所谓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主要是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采用机械识记的材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材料本身有意义,但由于太过深奥、抽象,识记者一时难以理解,只有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去识记。例如,对于某些公式、定律、原理等的死记硬背。二是材料本身并无任何意义联系,如人名、年代、数据、电话号码等,都基本上是采用机械识记。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重复感知材料。
(2)意义识记所谓意义识记,是指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之后所进行的识记。对于材料的意义识记,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材料本身有意义,识记者也能理解其意义,对此类材料的识记就是意义识记。例如,人们通常对于数学公式、化学反应规律、物理学原理、哲学思想等材料的识记,就是意义识记。二是材料本身有意义,识记者一时尚难理解其意义,或材料本身并不具有其内在意义性,识记者通过特殊联想或人为赋予材料某种意义等方法所进行的识记。例如,电话号码49162536,可以分别用22、32、42、52和62排列起来进行意义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