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和思维

(2020-12-23 11:32:47)
      获得理解为先天与后天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语言在我大脑中宽松地“预编好程序”。我们所思考的许多东西(解决一个问题、计划一件事情、分析一个决定的利与弊)都件随有一个听不见的内在声音,它把我们的想法转换成词汇。如果没有内在声音将会发生什么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语言,我们的思维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可能会停止思考吗?或者说我们的思考方式会发生变化吗?如果思考不依赖于语言而存在,这将无关紧要吗?语言假说着重强调语言在认知力方面的影响。偏激一点儿可以说,“我说话,因此我思考”,这种观点用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能很好地证明。在20世纪的头几年,爱德华·萨皮尔和他的学生本杰明李·沃尔夫声称语言决定我们思考的方式。因为我们有一个词表示爱所以,我们知道爱的感觉是什么样。这就是语言决定论:语言决定我们的思维结构。语言决定论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语言相对论。因为语言塑造思维,所以人们语言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思考方式也不同。按照这种理论,极端一点儿可以说,如果一种语言中没有表示爱的词,那说话者就不能经历爱的感觉。更合理的说法是,具有不同语言的社会所形成的文化不同,因为他们会给事物、观念、情感贴上不同的标签。
《论语言、思维和现实》在1956年出版,此书中沃尔夫引用了许多语言实例来论证这个
    观点,特别是引用hp语(一种美洲土著语)的例子。沃尔夫断言,因为hp)中没有词或句法结构表达时间概念,因此说hopi语的人必然在时间上与我们有不同的理解。这个例子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尽管如此,沃尔夫的理论仍然是语言与文化差异之间关系的重要例证还有几个假说(关于语言是如何把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使用者)在过去受到很多的关注,并且很多研究者发现了引人注目的证据。
     然而,早期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们用来评估语言结构和思维过程的一些方法,现在证实是不可靠的,学者们批评调查者们的主观性。最初的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如今不再有很多拥护者。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甚至当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时亦是如此
一种语言可能没有一个词来描述一种事物,但是,把几个其他的词结合起来用一般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如“小孩鸟”表示“雏鸟”)。同样,尽管澳大利亚土著语中没有词汇表示数字,但是说那些语言的人能和使用别的语言的人一样去计算和推理。
    如今,人们倾向于接受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较为温和的版本,这种观点认为,语言只影响一些观念和记忆。例如,如果一种语言很少有颜色名,则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可能不能准确确定两种颜色的异与同。实验也表明,如果事情和我们已经熟悉的词有关,则我们更容易回忆起来。词汇影响我们的感知和记忆体系对待外界的方式,而不是影响我们怎么去思考世界
    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是在大家都普遍对文化差异和语言理论感兴趣的时候提出来的,它很可能不是对语言和思维如何相互作用的准确描述。对婴儿思维的深入研究表明,没有语言,思维仍存在。语言和思维在人生的初期很可能是共存的,两者之间很少相互作用,后来在不断变化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两者融合成为更复杂的能力。
总结
     语言不仅仅是一系列有含义的声音或图片。它按照有限的语法规则和有限的词组织起来,却能创造出无限的句子和含义。尽管有些非人的生物使用精妙的交流体系,但是他们没有如此有力的生成机制。即使人们按照语言的组合规则来教黑猩猩使用语言符号,但是和人
相比,它们的造句仍然很差,很不灵活。
      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有积木式结构。声音或视觉特征合成音素或字形,音素和字形合成词,词又合成词汇。语法规则规定了大家可以接受的组织词汇的方式。来自于大脑损伤的病人以及神经成像研究的证据使我们洞悉了语言加工和大脑之间的关系。语言功能主要集中在左侧大脑半球的颞叶和额叶,特殊的语言损伤(如失语症)常与大脑的不同分区的损伤有关。与阅读和书写相反,言语的理解和生成是本能习得的。幼儿生命第一年里语言特殊的语音感知策略发育为第二年里的第一个词的岀现打好了基础。尽管人看起来很容易学会语言,其实必须接受大量的语言刺激才能完全掌握(特别是在青春期之前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20世纪上半叶,研究人员支持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方式)。然而,经研究证实,其论据不足以令人信服。今天,我们认可此理论的修正版,即语言有时影响我们的感知和记忆,但无法决定我们思维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