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

(2020-11-15 16:54:46)
        目前对“什么是人格教育”的理解,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同的看法。

(1)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人格教育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个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把知、情、意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

(2)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角度谈人格教育,把人格教育看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把培养健康人格当作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

(3)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人格教育是着眼于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的教育。 

 (4)现代人格培育的实质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人的本质能力和力量的养成,其根本目的是使青少年成为具有主体精神的现代中国人。

(5)人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使受教育者的那种处于劣势的东西能够成为更充分、更真实的东西。一切教育行为的目标与最高追求,必须为塑造健康的人格这一课题服务。上述各种观点尽管在表述上不一致,但对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的把握是基本一致的。其中对人格教育中“人格”的理解,一般都是基于心理学中对人格的界定。如前所述,在人格心理学的视界里,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智力、情绪、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个人特色的心身组织。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的特点。据此,人格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仍然是着眼于每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真正达到发展的全面与和谐,就不能不着眼于每个人的人格塑造与提升。因为,在哲学的层面上,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状态或生存样式,是人的最高生存方式的表征。它标示着人之为人的历史规定,标示着人之所以如此这般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的依据所在。人格塑造与提升的目标就是人格的健全,所谓人格健全是指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其特点有:

(1)个体心理的和谐发展。即个体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即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

(3)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创造、善于创造,能够走向成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