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负心理咨询【案例】

(2020-11-12 16:20:36)
       自负【案例】谢某,女20岁,高职二年级学生,1.65 米,是学校舞蹈队 队员,认为自己长得非常漂亮、才能超群。参加活动积极、踊跃,喜欢卖弄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穿着鲜艳、时尚,常常对同学不屑一顾,看不起周围同学,认为女生穿衣没品位,男生就知道献殷勤。担任班上文娱委员,什么工作都喜欢插一手,喜欢指使、支配别人做事。而对别人提的意见却总不能接受,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好的,别人没有资格评论。 【分析】 谢同学虽然人长得漂亮,但是极无涵养,平时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人相处时总是以教训的口气说话,令人难以接受,而且稍有不如别人的时候,便会妒性大发,常常把别人说得一文不值。种种迹象表明,谢同学明显属于自负。自负的确定,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但一般认为只要在以下九个特征中具备五个特征,就可以确定为自负: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别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只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和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自负的人一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以及某些个性品质,他们通常在做事时很自信,而且喜欢选择那些显然是力不胜任的任务,而在遇到挫折后,他们或是沮丧、固执己见,或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向客观的原因。常常伴有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很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负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如果不注意其影响,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觉得他人都不可信,不宜接触,从而夸大自身存在价值,促使自己自负。二是教养方式。溺爱型教育方式下的小孩,往往容易自视甚高,过分自高自大,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产生自负心理。三是缺乏伙伴(社会交往)。独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异性和同性伙伴,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不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碍,孩子就不能通过相互交往认识真正的自我,从而产生自负。四是创伤性经历。有的同学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在精神上或肉体上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可使其丧失与人交往的兴趣,转而成为自负。

 【超越】 自负的人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需要满足自己的愿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事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转,这种人强烈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去尊重别人,心中充满了自我,惟独没有他人,可见,过于自负的人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及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致被人厌恶、瞧不起,谁也不愿与之交往。这种人到头来得到的只是芝麻,而失去的却是西瓜。那么如何克服自负的心理呢?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负的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2~7岁的幼儿属于前运算时期,这时期幼儿的思维有一个特征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集中,只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由此可见,自负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幼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就说道“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自负的超越,必须了解自己那些婴儿化的行为,请参考下面A、 B两项的对照,然后尝试找找看现在的行为特征在童年时有没有其原形。

A.有些同学渴望获得别人持久的关注和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B.当时他们很可能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时,便耍赖、捣蛋、哭闹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A.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是太上皇。 B.小时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A.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B.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这同时说明了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作用,而作为高职学生,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便要时常告诫自己:我不再是儿童,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只有努力学习和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才能取得别人的关注和赞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到的。 除此之外,我们应正视社会现实。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和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如愿。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忽视别人的存在。当你想做某件事时,设想一下,如果另外一个人也同样想做时,你认为他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利害关系? (2)学会关爱别人。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一人。俗话说:要想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我们要遵循成熟的爱的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而摒弃幼稚不成熟的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3)正确认识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而自负的同学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忽略其不足,从而导致过分自信、自大。因此,自负的人要下意识地去了解自己的缺点,多参加活动,扩大人际交往面。在与他人比较的时候,看一看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通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不断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