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2020-10-19 11:58:21)
      情绪发展理论认为,情绪的发展依赖于生物个体认知的发展和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由于新生儿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皮质下中枢在情绪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好与坏往往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新生儿已经具有两种原始情绪,即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和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随着个体的成长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发育成熟,先天的情绪反应逐渐向更加精细的程度分化。当孩子长到3个月时,两种原始情绪分化为两种矛盾的情绪状态,即痛苦和快乐。到6个月时,痛苦型情绪又进一步分化为怕、厌恶和愤怒。

       1岁的孩子,快乐型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喜爱两种情绪。1岁半的孩子,喜爱又可区别为爱成人和爱儿童,痛苦中又分化出嫉妒。到2岁时,可以在快乐的热情中区分出较稳定的快乐来。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情绪和认知联系的建立,以及 情绪调节的发展。情绪发展在进化上先于认知发展,从个体发生上也先于认知发展。婴儿早期不能区分感情,是因为他们没有语言能力,不能解释和命名有差别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儿童的认知调控逐渐发展起来,儿童的情绪反应、调节和表达,均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儿童情绪是在所生长的环境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建构的产物。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校氛围、师生关系、社会交往、社会情境和文化熏陶等对儿童的情绪反应的形成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任何特定的情绪反应都会随着环境和个体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家庭、幼儿园、学校以及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应尽可能向儿童提供积极愉快的情绪氛围,避免紧张、害怕、焦虑、忧郁的负面情绪影响,使儿童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