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一个新环境,每个人都会有紧张、陌生之感,只要抓住人人都注重先入为主这个特点,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一策略,保证你万事如意。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你与别人萍水相逢,互不了解,而你的外在形象却毫不客气地作为第一信号打入了他人的眼底。机敏的人能够在这一瞬间凭着自己的心理定势给你打分、对号。而且这种自我经验又非常的固执,人们的特点是最相信自己的最初判断了。有些人费尽心机,却一辈子老不景气;有些人办什么事都那样得心应手,物顺人从,似乎鸿运天降。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其人的整体“形象”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第一印象有的是假象,有时给我们第一印象很好的人也有可能是心怀叵测的小人,我们要善于透过外表看实质,不要让第一印象牵着我们的鼻子打转。每个人都很难从他人的脸上表情或者言谈举止轻易断定其心情和目的。
难过时,或许他微笑着巧妙地掩饰,兴奋的时候,他也有可能故作沉思低头不语。所以,这时他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不一定出自于内心的本意。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戴上面具来面对现实中的人和事。随着时间与阅历的增长,每个人的面具会越来越巧妙,很难被人察觉。久而久之,这就转变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思维定势,一种习惯。随之而来的世故圆滑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想一想自己,不也正是如此吗?自己的喜怒哀乐何时明明白白表露在他人面前而不加任何的掩饰!
真可谓人心难测,这是我们通晓人际交往秘诀的前提条件。人际交往的初次印象,常常是十分强烈、鲜明的,并且成为正式交往的重要背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最清晰难忘的,是初次相逢的情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景,站的姿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甚至窘态和可笑的样子都记得清清楚楚,终生难忘。第一印象包括谈吐、神态、举止、相貌、服饰,对于感知者而言都是新的信息,它对感官的刺激也较强烈,有一种新鲜感,这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第一笔抹上的色彩总是十分清晰、深刻一样。随着后来接触的增加,各种基本相同的信息的刺激,也往往盖不住初次印象留下的鲜明烙印。因此,第一次印象的客观重要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并在之后交往过程中起了“心理定势”作用。给人的第一印象假如是不热情、呆板、虚伪,对方就可能不愿意继续了解你,尽管你尚有很多的优点,也不会被人所接受。而假如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风趣、热情、直率,尽管你身上尚有一些缺点,对方也会用自己最初捕捉的印象帮你掩饰短处。社会学家发现,人们对在公众场合总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会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另外,一个人有没有才气最容易从讲话中表现出来。有才气的人一张嘴,那准确的语义、逻辑的力量、丰富有趣的内容立即会吸引对方。相反,夸夸其谈、吐字模糊、内容平庸都对人产生不了吸引力。识人之道,在于能透过表面现象,用慧眼看穿人的本质,千万别做
“悦于色,恶于德”的傻事。心理策略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人或事物,今后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