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就是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从而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或环境的主观感受。所以,即使需要本身合理,但缺乏实现目标的条件,或需要不合理,无法如愿以偿都会使个体产生挫折。心理反应的强度与挫折本身的严重程度及超出预期的程度成正比例。
产生挫折的原因
(一)客观外界原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即指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如地震、台风、衰老、疾病、死亡等。社会环境包括所有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到人为因素的限制,或发生的不幸事件等,如学生考试临场发挥不利导致自己失去上重点高中或大学的机会等。因此,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动机所产生的阻碍要比自然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更多,影响更深远。
(二)主观内部原因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生理原因的挫折,指个体本身因生理条件,如容貌、身材、体质等方面的缺陷或疾病所带来的限制,导致个体活动的失败,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心理条件,指由于个体所具有的智力、性格、气质、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的欠缺与不足影响动机和目标的实现,从而诱发挫折,而本身的冲突也会使个体产生挫折感,如能力差、意志薄弱、反应迟钝,等等,都会阻碍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方面获得成功体验。现实世界中,挫折的出现往往是由几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但一般情况下,挫折感的形成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需要、动机和目标的受挫,这是产生挫折的前提;
(2)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受挫;第二节 挫折及其应对
(3)发生挫折的情境,即难以克服的行为阻碍或干扰;
(4)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目标不能达到的主观感受及相应的情绪体验。当出现这四种状况时,产生挫折就无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