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概述
(2020-07-19 23:46:23)(一)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概述如何判断情绪和行为障碍?一般认为,如果学生长时间表现出一种或几种明显而持续的行为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影响学生的学习,则认为该学生有情绪和行为障碍,这些特征有:学习困难不能由智力、感知觉和生理健康因素解释;不能与同伴和教师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正常环境下表现出不适宜的行为和情绪;有一种弥漫性的不愉快或压抑感;容易出现与个人学习困难有关的生理不良症状和恐惧反应。情绪和行为障碍包括若干子类别,但至今没有统一的分类。有研究者针对中小学的情况,将性格及行为障碍分为五类:人际关系问题,无法与同学或教师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攻击教师、乱发脾气、不与同学来往、任意指责或批评同学等;行为规范问题,即违规或反社会行为,如无故迟到、缺席、逃学、说谎、偷窃、易怒、破坏行为、考试作弊、不守规则或伤害别人等;抑郁情绪问题,经常有不快乐或沮丧的情绪,如对活动不感兴趣、自伤、愁眉苦脸、悲观、对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情绪低落或退缩等;焦虑情绪问题,因过度焦虑导致明显的身体不适、恐惧反应或强迫行为,如容易紧张、因焦虑引起生理反应(呕吐、头晕等)、坐立不安、不断重复同一动作、情绪激动、动作过度夸张、过度的恐惧反应等;偏畸习癖,如经常咬、吮吸大拇指、咬指甲、作异性打扮、沉迷于游戏机和色情书刊电影、吸毒成瘾或恋物癖等。
(二)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特征从认知角度讲,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记忆贫乏、注意广度狭窄、易分心、多动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情绪问题与学业之间存在相关,但两者并不是因果关系,即学业问题不一定由情绪和行为障碍造成。但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学业问题,当学生的情绪出现问题时,他们可能变得易分心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在学校,被认为是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学生,可能更易遭受惩罚(如老师的反感,受到退学、开除处罚等),而这些惩罚反过来又限制了他们的学业。学业困难也可能导致情绪和行为障碍,当学生在学业上表现不好时,他们对自我价值的知觉可能出现问题,他们会变得退缩和具有攻击性。那些在学业上获得较低分数的学生,可能会放弃学业并开始行为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