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人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2020-06-23 22:24:43)

   尽管心理障碍者的比例为极少数,但在咨询中的分量并不少。 

 1.精神病。此处主要指精神分裂症及躁狂抑郁症。一般来说,严重的精神 病发作期由于患者丧失意志,缺乏正常的认知能力,对自身的病情毫无自知力,  是不能接受心理咨询的。但在精神病的早期,患者可以接受心理咨询,这样症状 有可能得以缓解,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避免恶化。除此之外,对精神病恢复期  的来访者,咨询有助于恢复健康,更好地适应社会。 

2.神经症。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这是一组没有查出任  何器质性原因的精神障碍,是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常见病。其病态表现比较复 杂,且患者大多还能应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部分有明显躯体症状的患者外,绝大部分患者是以痛苦的主观体验为主。尽管这种主观的痛苦体验有时可以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因而难以被大多数人们察知和理解。神经症可分为: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和疑病症等。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由现实情况所引起,常伴有躯体症状。虽然正常人也会有焦虑,但却能有意加以控制,而不伴随其他心理异常活动和相应的躯体症状。急性焦虑症患者往往突然感到心悸、喉部梗塞、呼吸困难、头昏、无力,常伴有紧张、恐惧或濒死感;检查可见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震颤、多汗等躯体症状。慢性焦虑症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为一些小事而苦恼、自责,对困难过分夸大,遇事常往坏处想,常无病呻吟,对躯体不适特别关注,注意涣散,记忆不佳,兴趣缺乏,常失眠多梦。恐怖症是指患者对于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惧,而此种情绪与所引起恐惧的情境和事物通常很不相称,有的甚至让别人很难理解,例如一只温顺的猫会令猫恐惧症患者惊叫躲避,甚至昏厥。患者虽然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合理,但是由于其难以自我控制而极力回避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从而导致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退缩,有的会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恐怖症的名目繁多,一般可分为:见人恐怖症,动物恐怖症,植物恐怖症,自然现象恐怖症,环境恐怖症,观念恐怖症等。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组神经症。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情绪和行为的存在。病人虽然认识到这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是不恰当的或毫无意义的,或是同其人格不相容的,但又难以将其排除。一些患者为了排除这些令人不快的观念或欲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强迫症可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它们或是单一地出现,或是夹杂在一起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很复杂,往往是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夹杂在一起。其主要症状有心烦意乱、情绪过敏、忧郁、焦虑、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衰退、疑病,躯体症状如心悸、心慌、多汗、出气不畅、胸闷、腹胀、腹泻或便秘、尿频、月经失调等。他人的说笑、举止,只要稍微影响患者休息、学习或工作,就会被视为有敌意,因而患者往往人际关系紧张,更加重其无助感。疑病症也称臆想症,是一类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分关心,深信自己患了某种躯体或精神疾病,经常诉述某些不适,但却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合的神经症。患者常四处求医,迫切要求治疗;医生对疾病的解释往往不能消除其固有的成见。3.性心理障碍。咨询中常见的与性有关的障碍性内容主要有心因性性功能障碍、性心理变态等。其中心因性性功能障碍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病因、躯体因素及衰老引起的性功能障碍,而表现为与心理有关的性兴趣缺乏、产生满意的性行为所必须的生理反应缺乏及快感缺乏。常见的有阳痿、早泄、性高潮缺失、阴道痉挛等。该症状的产生多与错误的、片面的性观念、性态度、不协调的性生活、不和睦的夫妻感情有关。同时,心理上的敏感、紧张或排斥态度往往起了媒介的作用。因而,性功能障碍的咨询,宜从灌输性知识、改变性观念、调整夫妻关系以及消除患者焦虑情绪入手。性行为变态是指性冲动的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最常见的是同性恋,其他还有异性服装癖、恋物癖、暴露癖等。性变态大多是环境影响造成的,一旦形成便较难纠正,因此要以预防为主。比较而言,当性变态行为由客观环境引起,且该环境因素可以改变,或该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并且来访者有强烈求治动机时,心理咨询更易见效。4.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也称病态人格,是指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这种患者对环境有相当严重的、根深蒂固的、不能更改的、不适应的反应,其人格构成对自己、对社会都是不被允许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所谓不伴有精神症状的缺陷,是指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人格障碍一般始于童年或青少年,而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常见有如下一些类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缺乏道德感和内疚感,没有怜悯心、同情心, 行为受原始欲望支配,脾气暴躁,挫折容忍力低,情绪活动呈爆发性,行为冲动,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往往目无法纪,且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等。这 种人智力正常,甚至超过常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耍小聪明,给人以蛮不讲理的印象。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我评 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情感不稳,易冲动,善诡辩,富有攻击性,服饰、仪表常不顾  习俗等。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行为退缩、自卑,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 无能力应付,受到批评指责后常觉得自尊心受创伤而十分痛苦,羞怯,害怕社交  活动等。依赖型人格障碍,其特点缺乏必要的日常自理能力,总是求助于他人, 过分依赖他人,很幼稚顺从,总是怀疑自己可能被别人拒绝,在任何方面都很少  表现出积极性。

   其中,有些是出于人际障碍、工作责任心问题或其他社会适应不良而来咨询的来访者,其根源也在于人格障碍。一般来说,矫正人格障碍或加以心理治疗的难度很大。

5.情绪障碍。大多数的来访者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或轻或重的情绪问题。常见的有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情感迟钝与淡漠、情感脆弱与易激惹性、心情紧张等,此外还有嫉妒、懊丧、害羞、烦恼等情绪反应。在对这些情绪障碍进行咨询时,心理咨询师应耐心倾听来访者的倾诉,寻找不良情绪背后的原因,从而针对原因有的放矢,帮助来访者走出情绪的泥潭。

6.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中的挫折是咨询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这里所提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影响人际交往正常进行的不良心理因素。有时,人际关系障碍可引起学习、工作、情绪等一系列的不适应,乃至引起诸如神经衰弱、抑郁症、恐惧症、偏头痛等生理心理疾病。人际交往障碍常包括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害羞心理、封闭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猜疑心理、敌意心理、干涉心理等。造成上述障碍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以往生活中的挫折或受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还有的则源自于来访者本人的个性缺陷(严重的表现为人格障碍),等等。心理咨询师应对人际关系问题的来访者进行具体分析,分清正常的和异常的,分清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心理咨询师通过倾听来访者的叙述,给予理解和安慰,作适当的分析,往往就能起到作用。对于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者经常失调的人,就应具体分析是否存在个性缺陷、是否有什么心理障碍等,抓住问题根源,从本质上去解决。

7.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病程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从现代心理学理论来看,心身疾病或心身障碍是个体在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某种情绪和动机冲突,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途径,以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病变而表现出来,如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厌食、支气管哮喘、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风湿症、癌症等。对心身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可以对其病情起到缓解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