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异常的概念

(2020-05-20 23:57:09)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都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它们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之间是一个连续体,它们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关于心理异常问题的看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关心和感兴趣。

       直到现代,不同学派的学者基于他们各自的理论,对心理异常的概念仍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学派精神分析理论把心理异常看作是幼年时期所造成的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的欲望或情绪冲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性欲冲动通过转换性机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伪装的显现;行为学派则认为心理异常是一种通过某种特殊的条件反射(行为学习)所获得的异常行为表现;认知心理治疗学派认为人的情绪与行为是受认知过程影响的,因此,特别是不良的情绪与行为就是由于错误的思维方式或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我们认为,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主体)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如果这种歪曲反映导致了人的行为紊乱,并破坏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又不能用一般常人的方法加以纠正,就会产生心理疾患(精神疾病)。

        心理异常表现是非常复杂的。从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如记忆、表象、思维、想象等;从情绪、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到智力结构、人格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可表现出异常。但在心理异常表现中,最常见的有感知过程中的错觉与幻觉;有记忆过程中的遗忘症;有思维过程中的妄想和某些言语逻辑障碍;情感过程的异常表现多为焦虑、抑郁和恐惧;意志行为的异常多表现为兴奋躁动、动作迟滞或怪异行为;智力异常可表现智力迟滞或痴呆;人格异常则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人格偏离。

       常见的心理异常或障碍人的心理功能与人体生理功能一样,有时也会出现异常或障碍,有的人长期受到折磨而陷入十分痛苦的状态,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是自己的心理功能已出了毛病,因而也不知道如何自我调整或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这里我们根据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所常见的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把心理异常或障碍划分为六大类别。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包括精神病在内的所有心理、行为异常或障碍的表现。

       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这一类别包括心理异常的问题较多,其中有行为偏离、人格障碍、性行为变态,以及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不良适应性反应行为。这类行为异常问题有的可以是固定的、持续的,有的则是一时性的,其中有不少案例牵涉到社会治安或司法问题。由于他们虽然有心理、行为障碍问题,但并不是精神病,因为他们一般来说智力是正常的,意识是清醒的,而且一般也没有精神失常症状,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能力,如果触犯刑律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不过,对于这类人,仅用强制性的惩罚手段或简单的劳教措施,通常难以使他们的障碍得到纠正,而必须同时使用心理与行为的有关理论与矫正方法进行处理才能取得效果。

     1.行为偏离这类问题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是指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而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地异于常态,且妨碍青少年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包括饮食方面的怪癖、嗜酒行为、吸毒行为、药物依赖、重度吸烟行为,以及某些过失行为,如敌视权威行为、施虐行为、盗窃行为、诈骗行为和拉帮结伙行为等。2.人格障碍这种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障碍一般始于童年或青少年,而持续到成年或终生。一般认为它是在不良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遭受到环境的有害因素(特别是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人格障碍通常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1)反社会性人格,其特点是缺乏道德责任感,情绪活动呈爆发性,行为呈冲动性,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和羞耻感,往往目无法纪,且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等。

    (2)偏执型人格,其特点是情感冷淡,孤独自处,对周围无动于衷,乖僻古怪,多幻想或奇怪观念,服饰、仪表常不顾习俗等。

    (3)强迫型人格,过分自我克制,常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过于追求完美,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思前顾后,敏感多疑,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4)表演型人格,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爱自我表现,受暗示性强,爱幻想,常以想象代替现实等。

      3.性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这是指与生殖没有直接联系,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与常人不同,且有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求得性满足的性行为活动,它与人格障碍有一定联系,但有所区别。一方面,性行为异常可能是人格障碍的一种表现,它们可能有病原学上的联系。例如,一个性格好斗而残忍的人,在两性关系上可能是个施虐淫者。另一方面,性行为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与维护异常又不一定都具有人格障碍的一般特征。国外有人调查发现,大多数性行为异常的人都能适应社会生活。

    4.不良适应性反应这一类行为问题常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特别是那些心理素质发育不健全,人格发展有缺陷的人,很容易在变化着的或新的环境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产生不良适应性行为,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如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和逃学行为,或酿成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疾病(如各种心身疾病或神经症等),最后不得不休学或退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