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90%的鸟是一夫一妻的。其原因是它们需要共同筑巢,一起哺养幼鸟。单靠一只鸟不够,两只鸟轮流喂食,小鸟才能顺利成长。
野生的灰雁是绝对奉行一夫一妻制的,一只雄雁有配偶时固然
忠贞不二,甚至在丧偶后大多也不再另寻配偶,而宁愿独守身。这种行为在灰雁中是极普遍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例外。
每年的5月,粉红色大脚雁数以千计的离开它们在英格兰舒适的家,飞往北部过夏。它们去到寒冷的冰岛——雪很少融化,但到8
月底这片土地又将结冰。这要求雁在3个月之内做任何鸟都不能做
到的最艰苦的事。如筑巢、生蛋、孵卵、收集食物、喂养雏鸟一直到幼鸟成长能做长途飞行为止。在冬天又回到南方。如果不匆忙紧
张干活,幼鸟将会冻死在冰岛上。它们奉行一夫一妻制,年复一年的合作下去。
科学家估计只有30%的哺乳动物是一夫一妻制的。狼、狐狸、
某些狗、有些猴子以及猿是按一夫一妻制生活。水獭是一夫一妻互相合作的好例子。它们一起筑巢,要拖树枝、运小石子,双双建巢
穴,双双保护小水獭,具有合作本能,当它们全部在巢穴时,是非常爱顽皮的。一旦有不速之客——雄水獭闯入,雄水獭的主人就全
力赶走它;一旦有雌水獭闯入,雌水獭主妇就会尽力赶走它。 乌干达羚羊和很多哺乳动物一样,由若干刺激感官(视觉、触
觉和嗅觉)共同促成求爱行动。公羚羊一见母羚羊进入了它的领地,立刻飞奔前去表示温存,一旦母羚羊接受了它的爱,从此就在一起
一辈子。
在非洲山脚下,羚羊常是食肉动物的攻击目标。羚羊“结婚”
——一夫一妻,总是有两套眼睛:一双眼睛看配偶,一双眼睛看敌兽。丹顶鹤是一夫一妻制的,配偶死后,另一只丹顶鹤将终生不娶(嫁),直至孤独终老。
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为异常的生物学行为之一。”事实上,就像喀氏小羚(一种非洲羚羊)那样,先生和太太都能得到“半贞洁”称号的物种数量都是很少的。
真正坚守纯粹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包括:加利福尼亚鼠、水鼠(Arvicola
amphibius)、白蚁、白鳍企鹅、坎培尔仓鼠、猫头鹰、黑秃鹫、企鹅、黑背豺、胡狼、幽灵红狐狸、无尾熊和天鹅。
3%的“一夫一妻制”哺乳动物中的一类 那人类是这3%中的一分子吗?
关于人类的一夫一妻:弗洛伊德晚年通过对图腾与禁忌、原始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婚姻更确切地说人类的性关系是和自然界许多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的性关系一样的。身体强壮的父亲作为家庭和氏族的首领即保护家庭和氏族不受外部氏族的侵犯,同时在意志上也是“无拘无束的”,他独霸女人,即独霸性快乐的源泉而剥夺其他家庭和氏族成员----儿子们的性权力。而儿子们的性权力只有其中之一待其长成并强壮到打败父亲,成为新的家庭和氏族首领时才能获得,并继续这种性关系。我认为弗洛伊德研究的结果是正确的、唯物的。
人是不渴而饮的动物,所以,如果一切交由身体做主,那么性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游戏。一夫一妻制用婚姻的形式使性伴侣相对固定下来。这减少了雄性之间为争夺配偶,而进行的无休止的竞争,留下了更多合作空间和养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一点上说,一夫一妻制正是保证人类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但基本需求满足后,人往往会生出“更上层楼”的愿望,这从本性上符合人对自我膨胀的需要。你会满足于一辈子对着一张脸吗?抛开自制不算,你得承认人的天性是好奇而贪婪的。对于性伴侣的数量,男人的向往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历代的皇帝就是他们的榜样。而女人,虽然“左拥右抱”并非美丽人生的最高目标,但多几个人爱也无妨吧?况且人还有一个本性,就是喜新厌旧。当然这个“新”,并非都指新人,也可以是旧貌换新颜,就看你经营的本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