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贝克疗法
(2019-12-09 00:21:05)
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件,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的错误推论等也会引起心理障碍。贝克指出,抑郁症患者往往因歪曲事情的含义而自我谴责,由于做出了逻辑判断上的错误而形成抑郁;一件在别人看来不过是小事,而患者却看作是生活已完全绝望的表现,总是对自己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而用自我贬低和自责的想法去解释所有的事情。以下是贝克等归纳的几种常见的认知歪曲的形式: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互相矛盾之时,武断地做出结论。选择性概括:即仅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有关信息,就对整个情境或事件做出结论。这是以偏盖全的认知方式。
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即从一件琐碎的事件出发,引伸出关于能力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夸大或缩小:即对某些事物的过分重视或轻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表现为对客观事件的意义做出歪曲的评价。双极式思维,也称全或无思维:即往往把生活看成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绝无中间状态可言。
个人化:是一种变形的内疚心理,即在缺乏相应联系的情况下把外部事件的发生全部归因于自己的过失与无能。认知转变疗法的过程及技术第一这一疗法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变患者歪曲的认知,从而改善章 失调的情绪与行为。其治疗的基本过程如下:抑郁识别自动式思维。自动思维是指介于外部事件与个体对事症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想法,表现为患者对自己、对周围世界和对未来三者的消极评价。这种自动思维,一般人不会世纪意识到它的存在,因为在个体对某个事件作出反应之前,这种﹃精想法已成为他的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了。此外,患者也很少会评神价这些想法的真实性,因为他们已经非常相信、熟悉和习惯了流感这些想法,因此,在认知治疗过程中病人首先应学会识别自动﹄式思维,尤其是那些在愤怒、悲观和焦虑等情绪之前出现的特殊想法。治疗者可用提问、指导病人想象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识别自动式思维。识别认知错误。大多数病人较容易学会识别自动式思维,而对于任意判断、过度引伸、夸大或缩小等认知错误识别起来就相当困难,因为有些认知错误十分难以评价。真实性检验。
即在识别了自动式思维和认知错误以后,接着是运用严格的方法学原则,设计一种严格的测试以检查这些错误认知的真实性,这是治疗的中心环节。首先要告诉病人这些认知还只是预测、推论或假设,而并非现实。然后,治疗者就要同病人一起对这些预测、推论和假设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合乎实际和真有道理进行检验和辩论,并鼓励病人对自己的信念进行调查,以验证其正确与否。一旦认识了一种或一组歪曲的信念,就可训练病人按下列顺序进行更严格的检验:我的证据是什么?
对那个问题是否还有别的认知存在?假设那是真的,结果是否就会那么糟?在患者能够认识和评论这些不正确的自动式思维和信念之时,新的、更接近现实的信念便会逐渐代替了旧的、不真实的心信念。随后要求病人按照这些新的认知结构去实践,检验它是病探否切实可行。治疗者还要通过给病人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并秘让病人反复练习,如通过记录和观察行为达到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进而改变病人的认知,去注意和监控苦闷与焦虑水平,这就是认知转变疗法常用的技术。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