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爱情心理
(2019-10-12 20:36:09)
标签:
爱情心理 |
一、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特点 恋爱是男女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恋爱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对于恋爱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回答为什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恋爱对象,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生活等的观念系统。 对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的分析主要涉及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择偶方式、恋爱道德四个方面。有关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表现出了恋爱动机多元化、择偶标准内在化、择偶方式自主化、恋爱道德宽容化等四个特点;同时,恋爱价值取向在男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1.多元化的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它由恋爱需要引起.并直接指向恋爱目标。恋爱动机决定人们的恋爱目标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恋爱动机是恋爱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明显具有多元化特点,满足生理心理需要、打发无聊的岁月和调剂紧张的学习及选择人生伴侣等情况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恋爱的目标——“选择人生伴侣”的恋爱动机所占比例很小。这可能与大学生特有的“恋爱并不一定要结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系。相反,满足生理需要、打发无聊岁月、调剂紧张学习三者的比例却都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够纯正。对男女生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选择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而女生选择打发无聊的岁月、随大流的比例高于男生.女生选择人生伴侣项目也高于男生同项目选择的比例。 在“恋爱不一定要结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这种大学生比较流行的观点的引导下,恋爱逐渐与婚姻相分离,只要双方觉得有恋爱的必要,哪怕是消除寂寞、缓解心理紧张都可以恋爱。由此,使大学生的恋爱不再像过去那样庄重而神圣。由于恋爱动机的多元化。导致恋爱纠纷明显增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心理教育中应该端正学生的恋爱动机.让大学生懂得为什么恋爱、怎样恋爱。
3.4%同父母抗争,甚至不惜与父母断绝关系;4.7%瞒着父母继续与对方恋爱; 88.9%通过各种渠道做父母工作,让父母支持自己的选择。显然,屈服于父母压力的是少数,多数学生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学生认为父母的反对会给自己的恋爱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但是不会因为父母的反对就轻易放弃。他们相信通过长期做工作,会使父母改变态度。此项目调查,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恋爱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反对父母、老师对自己恋爱问题的干涉。在婚恋问题上尽管自主占居主导地位.但是.倾向于听取父母、朋友,甚至社会舆论的大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说明他们一方面想自主,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如何自主.因而常常希望能够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这也为大学生的恋爱教育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同学、宣传教育渠道,注意培养大学生对恋爱的正确认识。提高其恋爱自主能力,就能更好地把大学生恋爱引入健康的轨道,使大学生恋爱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