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你有心理困扰吗?

(2019-09-08 23:36:42)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你有心理困扰吗?”你会怎样回答呢?有心理困扰就是心理不健康吗?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困扰,只是出现的时间不同,严重的程度不同。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不代表一定是心理不健康。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能够积极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这就涉及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情况就属于心理异常?
      (一)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心理异常,简单讲是偏离正常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范畴,对心理正常与异常很难做出明确的界定,因为心理正常与异常只是相对的概念,差别大多只在量的方面。
      1.正态分布标准这是一种统计学标准。将某种行为在一般人生活中表现最多见的视为正常,表现独特怪异的视为异常。例如锁门后检查一下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如果频频检查,甚至离开后再返回确认,就是异常。
      2.社会规范标准以通常的社会标准考察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视为正常,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视为异常。例如偶尔饮酒或少量饮酒为正常;如果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就是异常。
      3.生活适应标准生活适应良好视为正常,生活适应困难视为异常。例如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局限,能够自我接纳、扬长避短,为正常;如果自我评价过低或自我评价过高,都容易陷入困境,为异常。
      4.心理成熟标准身心两方面成熟程度相当视为正常,心理成熟程度远小于实际年龄的人视为异常。例如大学生仍不敢自己出门,害怕与人交往,不能视为正常。
     5.个体感受标准这是一种经验标准,根据个体的感受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如果个体主观感觉忧郁、不安、恐惧,但又没有客观原因,或者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是缺乏自知力的表现,是异常。可以看出,诊断心理异常不像躯体疾病的诊断那样容易。大多数情况下,以上各种判断标准结合使用。特别提示: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只是相对的,绝对的划分标准是不存在的。同一个人身上常常既有正常的又有异常的表现,找不到所谓的健全人格或完全的心理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