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解读“社交恐惧”?

(2019-09-04 15:51:47)

      面对人多的场合,就会神情紧张、面红耳赤,甚至连说话也失去条理,变得吞吞吐吐……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不少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初,尤其是需要自我展示的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即便是平日里很开朗、活跃的人,在面对类似的社交活动时,也会显得紧张不已。心理专家认为,类似的“社交恐惧症”在学生人群中发生频率较高,这与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心理状况密不可分,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别对自己太苛刻

  “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困扰着部分大学生,这种心理疾病的患者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小张进入高中后,成绩一直不错,可没料到去年高考时没能正常发挥,没有考上理想中的重点大学,仅考取一所三本院校。因为高考的失败,他总是感到很自责,觉得自己没出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致发展到与别人交流就浑身感到不自在,不敢用眼睛正视对方,甚至出现脸红、神情慌张、浑身冒汗等症状。

  如何应对“社交恐惧症”

  心理咨询专家提醒大家,“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一般发病在青春期前后。患者往往夸大自己的弱点,主观要求过高,存在极强的完善欲。只要做不到尽善尽美,就会非常痛苦。这种病症会影响患者的基本社会交往功能,所以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并且不断地告诉自己,这种恐惧是可以消除的。也要多到户外活动,多与同学朋友交流,在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尽量鼓励自己,让自己摆脱社交烦恼,在自己紧张时可以试着做深呼吸缓解。家长们也要多注意留心孩子的言行,多与内向的孩子沟通,减少孩子的压力。如果情况严重应进行心理辅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