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解读“社交恐惧”?
(2019-09-04 15:51:47)
别对自己太苛刻
“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困扰着部分大学生,这种心理疾病的患者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小张进入高中后,成绩一直不错,可没料到去年高考时没能正常发挥,没有考上理想中的重点大学,仅考取一所三本院校。因为高考的失败,他总是感到很自责,觉得自己没出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致发展到与别人交流就浑身感到不自在,不敢用眼睛正视对方,甚至出现脸红、神情慌张、浑身冒汗等症状。
如何应对“社交恐惧症”
心理咨询专家提醒大家,“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一般发病在青春期前后。患者往往夸大自己的弱点,主观要求过高,存在极强的完善欲。只要做不到尽善尽美,就会非常痛苦。这种病症会影响患者的基本社会交往功能,所以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并且不断地告诉自己,这种恐惧是可以消除的。也要多到户外活动,多与同学朋友交流,在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尽量鼓励自己,让自己摆脱社交烦恼,在自己紧张时可以试着做深呼吸缓解。家长们也要多注意留心孩子的言行,多与内向的孩子沟通,减少孩子的压力。如果情况严重应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