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个别心理治疗
(2019-07-26 10:53:33)(一)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这是个别心理咨询的第一阶段。该问题已在第七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过程的第一阶段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二)作出正确诊断该问题已在第七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过程”的第二阶段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三)实施心理干预这是个别心理治疗的第三阶段。
1.接受咨询心理心理咨询师针对来访者所面临的问题利用相关的咨询理论及方法对来访者发生作用,使来访者产生所期望的变化。不同的心理问题需采取不同的咨询理论与方法,由于相应章节已详细阐述,这里不再重复,这里仅强调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改变其认知或行为时有关的普遍性问题。
2.提出心理咨询的目标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来访者要在完成心理诊断的基础上与来访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并设计咨询计划。这个过程使来访者明确:通过咨询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应有什么改变,达到什么程度等。为了保证心理诊断顺利导向咨询目标,为心理干预的实施提供基础,心理咨询目标的提出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具体。目标只有具体才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来访者才容易做出积极、准确的应答活动,表现出对心理咨询充满信心,如一个中学生因考试失败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差时,其咨询目标就是消除他的自卑感,增强他的自信心。这种目标就是非常具体的目标,而且具有可测性,因为来访者向这一目标走的每一步都是可见的。同时,咨询的目标应是心理方面的,而不是生理或物理方面的目标,如使来访者变得更为自信、不再自卑、减少焦虑等,这些目标则应是有利于来访者心理或人格健康发展的目标,有时来访者伴有躯体症状,如这些症状是与其心理状态有关的,其咨询目标也应是怎样改变引发这些躯体症状的心理因素,而不是消除和减轻其生理症状。第二,适度。心理咨询目标应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经过来访者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体现出目标的适度性。这就要求根据来访者的个性特点、潜力水平以及他所受周围环境的限制来确定咨询目标,据此制订的咨询目标才能切实可行,符合适度的要求。
3.领悟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引导来访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与问题有关的“情结”,促使来访者达到某种程度的领悟。领悟可以使来访者感悟到问题的严重程度降低,并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虽然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他已经开始有所改变。更重要的是,帮助来访者进行内心的探索,得到某种领悟,并成为他改变其外部行为的理论依据,形成解决自己问题的动机。这一阶段经常会出现“阻抗”,即病人对待心理治疗往往存在着一种矛盾心理。具体表现为:他愿意接受指导和治疗,希望早日恢复健康,但又害怕医生认真地研究他生活的情况和精神活动,而暴露他的弱点。因为患者大多数具有较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受到轻视、歧视和批评。所以帮助病人克服自己的阻力有助于治疗结果。咨询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向病人说明治疗的目的。在正式治疗前,把心理治疗的意义、目的、要求、方法、需要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副作用等问题先向病人作详细的介绍与说明。还应该向病人指出治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病人建立信心,持之以恒,同心理医生一起配合完成这个任务。
(2)保护其自尊心。有时病人会暴露一些错误思想、错误的话,必须向病人及时指出,这些现象是病态的正常表现,随着治疗的进程症状会渐渐消除的。
(3)鼓励病人参与分析。对病史材料进行具体分析时,要鼓励病人把自己的问题看做是别人的问题,把自己看成是帮助者而不是被帮助者。这种方式调动了病人参加治疗的积极性,避免阻抗的产生。
(4)诱导病人自我探索。对病人比较敏感的问题要善于用启发诱导,就是多向病人进行自我解释,让他们自己发现其中的矛盾,千万不能粗暴地批评,不要勉强病人接受他们所不能同意的意见。对于病人的正确意见,应立即给予肯定,对他们的错误意见,可采取保留态度,或者根本不表示态度。
(5)控制治疗过程的进行。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阻抗情绪没有减弱反而有增加时,应立即停止对其治疗,待反抗情绪改善时,再继续对其进行治疗,否则将出现更坏的效果。
(6)帮助病人对已有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提高病人的认识,把医生较正确的意见变成病人的意见,并能够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措施,然后有计划地和有步骤地进行自我锻炼以取得良好疗效。经过这种认知的重建为来访者改变自己的外显行为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信心的保证。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讨论有关外显行为的改变问题,并促成来访者将领悟扩展到对关于其他方面问题上,生成自我心理调适、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来访者逐步成为自己问题的心理咨询师,告别过去,走向健康和发展的正确之路。
4.支持即心理咨询师以一种积极、有益的方式,真诚的对来访者的心理矛盾给予理解、同情,对其良好行为给予表扬、鼓励和支持等方式来减轻对方的焦虑,促进对方积极行为方式的增长。支持在咨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要恰当使用。当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作保证或鼓励时,其基本出发点应当是立足于现实的,而不能开空头支票。有的心理咨询师出于好心,对来访者做出“这件事情一定会好的”,或“我敢担保你会做得很好”等保证式的支持鼓励。心理咨询师要注意奖励所指的是什么事情、哪个方面,奖励后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奖励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何种方式的奖励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等。既要注意“正强化”的方向,即不鼓励对咨询起副作用的行为,又要注意避免“正强化” 使来访者为了赢得心理咨询师的表扬而表现出的迎合行为的消极影响,避免造成来访者的依恋心理。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最理想的进步是自己奖励自己,从而减少对心理咨询师奖励的需求和依赖。但来访者在咨询初期尚不具备自己奖励自己的能力,那么此时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奖励便是必不可少的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强化”的采用应适度,以不定的间隔为好,针对性要强,在来访者某一新行为已稳定地出现时,应不再重复对其表扬。
5.解释解释是为来访者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正确的看法,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的事实、原因、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选择治疗的方法的优越之处及局限性等,以期来访者的理解与感悟。只有适当地应用解释,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