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倩是位大二女生。她给人的感觉是:很有礼貌,很理智,但不活泼,表情过于平静。本来,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可她为何深深地压抑自己呢?一般来说,抑郁的原因是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一次重大的、决定性的失败,或长期的不顺利,承受压力。倩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
她四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一直在外地做生意,不常回家。几年后,父亲再婚,就更少回家了。由祖父母带大的,家里虽然不算穷,但她总觉得缺少欢乐的气氛。祖父母怕她受委屈,总是尽量满足她的任何要求,尽量顺着她。她渐渐养成了任性、孤傲的性格。到她读初中时,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差,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艰难。她开始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无法再像原来一样,聪敏的她变得更加敏感,情绪也易受伤害。她渴望关心和支持,但总是得不到,这位她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在世上是个孤魂,是个被遗弃的人。为了避免痛苦,她逐渐压抑自己,封闭心灵,变得“清高”起来。但在那样的年龄,越是压抑,某些愿望就越是强烈。读高二时,她开始恋爱。出乎地意料的是,老师进行了干预,他们差点受到处分。男方家长的态度由此变得更为强硬,坚决禁止他和她继续来往,还说了些看不起她家的话。在这样的压力下,男朋友离开了她。
她痛不欲生,觉得失去了一切,全完了。她想过自杀,但又有点不甘心,况且,也不忍心让年迈的祖父母受到打击。她觉得欠两位老人很多,自己有责任为他们养老送终。于是,她将悲痛深深埋在心底,屈从着外界的压力和期待,麻木地投身于应该做的事——主要是学习。上大学后,她的处境没多大改变,甚至变得更糟。家里经济越来越困难,大学两学年的学费都是借的。这使她很自卑、很悲观,但又很清高、很要面子,从不对人提及这些,只是深深地压抑自己。同时,她又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几乎对什么都不再动心。她就这么苦熬着,没有期望,没有欢乐。小倩有较严重的抑郁倾向。她的心态,既源于生活的艰难,也与其人格的缺陷——意志品质的欠缺有关。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可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态度、能力以及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