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适应障碍
(2018-08-12 17:17:14)2.患病率适应障碍显然很常见。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数字随研究的人群和使用的调查方法有很大的不同。精神科门诊患者中有5%~20%的患者诊断为适应障碍。在生活条件不良的人群中,有更高的比例经历过心理应激源,本病的患病率也增加。
3.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也由心理应激源引起,但应激源不如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通常是由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变引起。例如,不适应离婚或分居后的生活,不适应新住所的环境或社区,不适应新换的工作,不适应下岗后的生活困难,不适应退休后的寂寞,不适应新转换的学校,不适应移民的生活等,都是适应障碍的常见原因。有些父母可以因残疾儿的出生而引起适应障碍。
4.临床表现本病发作比急性应激反应更为渐进,病程也更长。一般在生活或工作方面遇到困境后逐渐出现症状。开始时可以表现为烦恼、不安、惶惑或不知所措,接着出现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忧虑或抑郁。有些患者有明显的焦虑症状,表现过分紧张和坐立不安,总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有些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感到情绪低落、沮丧和没有希望,也可出现哭泣。有些患者出现品行问题,如侵害他人权力,违反与年龄相一致的社会规范和规则,以及旷工、故意的破坏行为、鲁莽开车、斗殴、不履行法律责任。患者可有明显的适应不良性行为,如可以突然爆发戏剧性的或攻击性的行为,单次或反复故意自伤,或滥用乙醇或毒品。大多数患者有同时出现自主神经觉醒增高症状,如失眠,主要是难以入睡,激惹性增高,可因小事大发脾气,以及各种躯体症状,如疲乏、头痛、背痛、心悸、震颤或其他不适。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年龄有某些联系:成年人多见抑郁症状,青少年以品行障碍较多见,儿童可表现出退化症状,如尿床、吸拇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