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全面了解素质

(2017-10-17 16:30:47)
      素质的概念近些年来,从教育界到社会各界,从国外到国内,包括各种文化层面的人,都在谈论人的素质,随之而产生的素质教育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那么,什么是素质呢?即“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尤其是大脑的结构与机能的特点。素质虽然是与生俱来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但在后天的环境下,在实践活动中,素质的某些特点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素质教育全书》第8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素质是指以个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同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固的内在的人的整体质量水平。从现代的教育来看,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累。先天的自然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它规定了个体素质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即“自然限度”;另一方面,它同样也是整个人类进化、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由于人总是生活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人类自身的实践,无不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总是对人的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人的素质总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局限。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讨论一下教育中的“素质”的概念。在我们看来素质首先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条件,它是使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离开了人的素质这一发展的基础,根本谈不上教育。同时素质又是基础教育的目的,基础教育正是应该努力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其次素质既是同一的,又是具有差异的。每个人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的素质,包括生理和心理及人格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学生能坐在同一个教室,接受同一个老师教育的基本原因。
      但另一方面,每个人的素质又有差异,而且每个人自身不同方面的素质也不同,由此构成了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和发展的不同取向。孔子说“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要认识到,素质是人们自身中具有稳定性和潜在性的因素,但它并非一成不变或不可捉摸的,它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得到变化和发展,并可以通过能力与知识等表现出来的。我们再来看看专家学者的看法杨叔子先生在阐述人才“素质”的概念时,引用了美国物理学家劳厄的一句话:“素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我们从这个不正规的比喻中看到了关于素质更为深刻的内涵。
       它说明了以下几点:
(1)素质不等于知识。知识可以忘光,而素质是忘不掉的东西。杨先生举例说,一个考100分的学生,却拿着一段导线问老师,哪一端为负极、哪一端为正极。因此,杨先生认为:“看来有知识没有基本的素质是不行的!”他显然把知识与素质两个概念分解开来了。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光盘、音像制品,而素质的载体却只能是人本身、特别是人的头脑。
(2)知识可以转化为素质。那些忘不了的知识,那些被人掌握到融会贯通程度的知识,就可以认定已经转化为素质了。
(3)素质是稳定的、潜在的、经常起作用的东西。
      周之良先生对人才素质概念也作了深刻的探讨。他提出:“什么叫素质?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生来所固有的特征。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泛化了,讲‘素质’是指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潜能。素质是长期起作用的。” 周之良先生的概括有几个新贡献:(1)把新、旧“素质”的概念进行了衔接,指出了由旧的概念到新的概念,是一个“泛化”的过程。这对于旧的“素质”的概念是一种扬弃。这样,就把先天的生理的素质概念,提升到思想层面。
(2)把“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确定为素质的本体内容,这很准确。
(3)把“潜能”作为与“基本品质”同义的内容,既指明了“能力”是素质的本体内容,又揭示了素质的“潜在”的性质。
(4)指明了人才素质的功能:“长期起作用”。
       周远清同志对人才素质的概念也作了深刻的探讨。他的观点如下:
(1)提出“能力”是素质概念中的本体性的内容,比较全面。
(2)提出“做人”是素质的本体内容之一。这不但纠正了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倾向,而且把极为丰富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带入“素质”的概念之中。“做人”涵盖了思想觉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知行统一等相关内容。这就增加了现代“素质”概念的容量。
(3)这里谈到的知识,与能力并提,可以理解为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的知识,处于稳定、潜存、长期起作用的状态。
(4)正面提出了素质的概念,为后来者的探讨奠定了基础。从上面几位专家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旧的“素质”概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人们的需要了。
      要知道人的素质由许多要素构成,而且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时代性,要从生理、心理与智力这三方面来全面地认识它。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最后让我们对素质概念进行总结。我们认为,所谓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组织的特点和品质;它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要素;它是以人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