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主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一)心理治疗1.教育治疗 特殊教育训练包括结构化教育、感觉综合训练、听觉综合训练,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主要训练方法。治疗的目的是教会他们有用的社会技能,如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配合及行为规范、公共设施的使用等。年龄越小、训练强度越大、训练时间越长越连续,效果越好。 教育训练要注意具体化和因人而异,要重视儿童言语、注视和注意力的训练。有研究表明,言语训练不仅能改善患儿的发音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感知觉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要根据每位患儿的年龄、症状、程度、智力水平、言语功能和行为症状等分别制订出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步向目标靠近,直到患儿完全学会并习惯化。 在教育训练中要发挥父母的作用,家长的心态和情绪往往直接影响对患儿的教育和训练。让父母参与对患儿的教育和训练,在教育和训练中起主导作用,在家中也应坚持训练,家庭与学校的良好结合、家长与老师的密切配合,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对孤独症的教育应做到坚持与长期性相结合。看似简单的基本生活技能和习惯,对孤独症儿童来说可能需要半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老师和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教育和训练。2.行为治疗 应用各种行为技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改善儿童的认知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运动方面的特殊技能等。常用的方法包括: (1)正性强化法:要求患儿完成某一项行为,当其完成后立即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奖励品应是能引起患儿喜欢和渴望得到的东西。 (2)厌恶疗法:每当患儿出现不良行为时,立即给予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使患儿产生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多次结合以消除或减少不良行为。但此法容易造成儿童对治疗者的反感和抵触,不利于心理治疗的实施,应慎用。 (3)链锁法:是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新技能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把目标行为分解为许多小的步骤,训练患儿学会每一个小步骤,从而掌握整个目标行为。 (4)塑形法:也是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新技能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首先是帮助患儿掌握与目标行为有关或接近的一个行为,待该行为掌握较好后,再帮助患儿掌握另一个与目标行为更接近的一个行为,直到患儿逐渐学会目标行为。
(二)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还无法改变孤独症儿童的病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状。如短期严重失眠可用地西泮,有攻击行为可用奋乃静,促进脑功能的药物可选用脑复新、脑复康或&gamma-酪氨酸、利他林对治疗孤独和语言障碍有效。氟哌啶醇可改善儿童的孤僻、退缩及某些刻板的行为,一般0.25~4mg/d,分2次口服。近年来,有报道服用芬氟拉明治疗孤独症获得疗第三篇 女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效,该药是苯丙胺的衍生物,服用后可使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水平降低,减轻多动及刻板动作,改善注意力,对有些病例尚可提高智商。 药物的选择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的长短,剂量也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直至出现适当的疗效或副反应为止。 患孤独症的儿童,一般病程都比较长,所以用药治疗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家长应注意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及心血管以及血象的异常,因此,对患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本症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仅少数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关,智力障碍严重者预后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