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

(2016-12-09 00:59:17)

   行为主义认为,人是由环境和遗传共同决定的有机体;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得而来的,受自然规律支配,并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人的行为可以被观察、测量并记录下来。行为治疗的主要特点是:(1)治疗的目标是改变人的行为。(2)以行为原理为理论基础。(3)更强调针对当前的行为、环境及事件,而不过分追究其过去的经验。行为治疗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概念是行为疗法的核心。

       (一)经典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conditioningreflex,CR)也称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反应性条件反射,其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华生。经典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联系,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射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起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类具有抽象概念和运用语词的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因此人能够在语词基础上建立起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185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消退:要想让一个新的S-R联系持久存在,就得持续把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结合起来使用,否则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削弱直至最终消失。这种条件性的S-R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做消退。泛化: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以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可以诱发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现象称为泛化。实验性神经症是指在心理实验中所发生的一种因被试无法把握实验情景,并进行操作所导致的一种状态。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华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有两大特点:一是拒绝研究意识;二是要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最初由美国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心理学家桑代克系统研究,后经斯金纳发展提出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布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这里介绍一下斯金纳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在一个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金纳箱中,放着一个食物盘,然后把一只饥饿的鸽子放入箱中,它在寻找食物时可能啄红灯的窗户而获得了食物。这种操作偶然重复几次,鸽子就会主动啄红灯的窗户。也就是说它学会了获得食物的行为,食物是对啄红灯的窗户的奖励。因此这也称为“奖励性的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有力地说明: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斯金纳的理论又被称为操作行为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其核心理论是:当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后,而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也就是说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如果这个事件对有机体是积极的,有价值的,有机体就会倾向于作出同样的行为,如果具有消极价值的话,则会抑制该行为。通过这种“学习”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治疗原理:既然行为可以由行为后效来塑造,那么就可以有意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从而实现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的目的。强化是指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包括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正性强化是指增加正面的奖励、报酬、赞扬或感谢等作为行为矫正的一种手段,称之为正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负性强化是指以减少(负性)、反面的惩罚、剥夺、批评等作为行为矫正的一种手段,称之为负强化。惩罚是指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一定的具有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如批评、罚款、剥夺等。

     (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是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习得的,学习者无须事事通过亲身接受外来的强化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 186替代性的得到强化。模仿学习(又叫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替代反应:当个体受到示范者行为的暗示而表现出一种与示范者相似的反应,被称为替代反应。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实际上包括四个具体过程。首先是注意过程,也称为观察过程,即集中注意力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这是后面过程的基础。其次是保持过程,是指对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过程。第三是运动再现过程,即自己再现被模仿的行为。第四是动机确立过程,这一过程会影响前面三种过程。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当然也有无意模仿的情况,但这种模仿往往是零散的、随机的,没有重要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