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
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特别是增加个体责任感的事件,作为强迫症发病的诱因而起作用。尽管强迫症的发病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关系仍无明确的结论,但强迫症患者多具有以下的特点: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少数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想,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在众人面前十分拘谨,容易发窘,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较为呆板,墨守成规,兴趣和爱好不多,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注意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等。新精神动力学派认为,对儿童发展的过度要求和控制是导致强迫症状产生的关键因素。关于强迫症的生物学因素研究不多,遗传因素可能在强迫症病因中起了一定作用。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思维,强迫动作或仪式,焦虑,抑郁情绪和回避行为。强迫思维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力图摆脱,但因为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强迫思维在内容上涉及范围很广,但多是令人苦恼的或者厌恶的。较为常见的有怕脏、怕伤害自己或他人、怕死或疾病、怕性或猥亵和担心攻击他人。强迫动作或仪式,即重复出现一些动作,自知不必要而又不能摆脱。强迫动作或仪式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外显性强迫动作或仪式表现有清洗、重复、检查、触摸、收藏或囤积及保持有序和整洁等。内隐性强迫动作或仪式表现有计数、祈祷和默默重复字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