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自卑之心灵和肉体的关系

(2016-05-25 23:20:00)
        心灵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个体心理学对这一古老问题的回答是,二者都是生活的表现,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肉体和心灵就是彼此合作、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心灵在生活中占据主宰地位,心灵为肉体设定目标,它的功能决定着动作的方向;同时肉体也影响着心灵:心灵只能在肉体所拥有的以及它可能被训练出来的能力之内指使肉体。1 心灵指引所有人追求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达到一种能使自身获得安全感的地位。个体目标一旦确立,挑战自卑就会产生许多与之相适应的表现。
     有的人认错了安全所在的方向,此时的心灵之选择其实是有害的。不正确的目标和错误的生活方式阿德勒只能造成当事人的痛苦,肉体在错误目标的指引下往往将个体引向堕落之途———假设某人的目标是使自己富有才会觉得安全,则其很可能通过偷窃达到这一目标。当肉体与环境不能协调一致时,心灵就会产生负担。身体器官有缺陷的儿童在心灵的发展上较之他人蒙受了更多的阻碍,他们很难有多余的注意力可供留心外界之用,导致其社会感觉和合作能力较旁人为差。但器官缺陷造成的阻碍绝不是无法摆脱的,许多器官有缺陷的人比常人有更大的成就,其关键在于,只有决心要对团体有所贡献而兴趣又不集中在自己身上的人,才能成功地学会补偿其缺憾之道。
    只想避开困难的人必然落于人后,而要集中全力克服困难,必须有一个自身之外需要全力以赴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以对现实、对他人和对合作的兴趣为基础的。在生命的最初四五年间,儿童会在心灵和肉体间建立起最基本的关系,即形成一种固定的生活样式及其对应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它的发展包括了数量或多或少,程度或深或浅的合作,从中我们能判断并了解一个人。失败者的共同点就表现在合作方面的无能。
     由于心灵是一个整体,而同样的生活样式又会贯穿其所有表现,因此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必定会全部和生活样式协调一致,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造成了某种困难,而且违反了自己的利益,仅仅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它是个人生活样式的表现,只有改变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这正是个体心理学在教育和治疗方面的主要思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